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焚毀后,英、法聯軍在中國的氣焰更為囂張。1860年,他們迫使清王朝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咸豐不敢回鑾北京,蜷伏于熱河行宮,迷戀麗妃,耽于逸樂。對此,受冷落的懿貴妃恨之入骨。時值咸豐三十壽誕,熱河行宮熱鬧非凡,而咸豐突然病重不起,竟在數日后駕崩。咸豐彌留之際,大臣肅順曾私下奏請咸豐,效法勾弋故事,賜死懿貴妃...[更多]
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焚毀后,英、法聯軍在中國的氣焰更為囂張。1860年,他們迫使清王朝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咸豐不敢回鑾北京,蜷伏于熱河行宮,迷戀麗妃,耽于逸樂。對此,受冷落的懿貴妃恨之入骨。時值咸豐三十壽誕,熱河行宮熱鬧非凡,而咸豐突然病重不起,竟在數日后駕崩。咸豐彌留之際,大臣肅順曾私下奏請咸豐,效法勾弋故事,賜死懿貴妃,再立幼…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焚毀后,英、法聯軍在中國的氣焰更為囂張。1860年,他們迫使清王朝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咸豐不敢回鑾北京,蜷伏于熱河行宮,迷戀麗妃,耽于逸樂。對此,受冷落的懿貴妃恨之入骨。時值咸豐三十壽誕,熱河行宮熱鬧非凡,而咸豐突然病重不起,竟在數日后駕崩。咸豐彌留之際,大臣肅順曾私下奏請咸豐,效法勾弋故事,賜死懿貴妃,再立幼主。咸豐覺得有理,但又發現肅順心懷叵測,故未采納。最后口諭肅順等八大臣為攝政大臣輔佐幼主,又賜“同道堂”印與懿貴妃,囑她與皇后同心協力撫養幼主。懿貴妃趁大辦國喪之時,唆使皇后召見肅順等大臣過問政事。肅順等為哄騙她倆,給東西兩宮贈徽號,皇后為慈安,懿貴妃為慈禧。慈禧與前來熱河奔喪的恭親王私下聯絡,欲除去肅順等八大臣,善良軟弱的慈安也在慈禧的慫恿下,與恭親王結成一方。王朝權力之爭日趨激化。咸豐棺槨回京途中,肅順暗遣刺客截殺慈禧未成,反被捕捉。不久,在北京太和殿,六歲的幼主載淳舉行登基大典,改元同治。肅順被斬首,其余七個大臣或殺或囚,剪除凈盡。從此,東、西兩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慈禧實際上掌握了統治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