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政府與日方簽署了喪權(quán)辱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痛感亡國之危機,領(lǐng)導留日學生繼續(xù)進行救國活動。陳獨秀回國了,他們相約,未來共同作戰(zhàn)。李大釗在課堂上與有賀長雄...[更多]
李大釗回到祖國。軍閥張勛上演了復辟的鬧劇,他的“辮子軍”到處抓捕革命黨人,章士釗、李大釗等都在抓捕之列。章士釗得到消息,急忙逃往天津,并通知李大釗也速速離開...[更多]
陳獨秀將《新青年》搬到了北大,并請魯迅、章士釗、胡適、錢玄同、李大釗等輪流主編。李大釗擔任圖書館長后,發(fā)現(xiàn)圖書存量太少,人員素質(zhì)較低,他號召全體教職員工捐贈...[更多]
張國燾、高君宇、鄧中夏、劉仁靜等一批進步學生不斷集中于圖書館,聽取李大釗的社會主義學說輔導。蔡元培得知這一情況,就請李大釗兼任了哲學課程。毛澤東經(jīng)章士釗介紹...[更多]
蔡元培、胡適、陳獨秀、章士釗、魯迅、李大釗等在北大授課,使北大學生思想開闊、進步很快,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已經(jīng)全面展開了。毛澤東在北京接受了新鮮的思想,想回到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