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
第三篇章"薪傳說"展覽盛大開幕
自2022年入秋,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以"薪傳說"之名,結合當代藝術創作,去探索、創想和激發新的思潮薪火。于此篇章,路易十三以人文匠心和自然風土二者為綱,遍訪福船、雕版及粵劇三大非遺之鄉,深入青海三江源與法國干邑大香檳區,律同當代思潮,勾勒雅韻萬象。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薪傳說”開幕儀式
逾一年多的籌謀和孕育,計劃匯聚薪火成果,選址上海星美術館呈獻"薪傳說"同名展覽——展覽由知名策展人曹丹女士策劃,她與路易十三一同妙心構造篇章脈絡,攜手五位/組來自不同創作領域的藝術家,以旅途所遇的點點靈光為引,創作風格迥然的藝術作品,與當下共鳴,共同譜寫"薪傳說",恰如百川歸于一流。
值此開幕,路易十三特邀策展人、一眾藝術家以及與《再造100年》共鳴的賓客和藏家,親臨現場,見證點亮藝術。于星光燦爛之際,慶"薪傳說"藝術展覽之華章。
萬物薪火星光為證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薪傳說”展覽
"薪傳說"作為《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的命題,既是貫穿旅途的螢光,也是同名展覽的燈火。"薪"是良工、是巧藝,亦是匠心的代代相承;"傳說"是個人、是集體,也是文明和自然的交集,二者而一,構建對此間與未來的想象,銘傳承之言,留春星之輝。
左:吳達新《福船》, 中:雷磊 《光從縫隙中來》, 右:啾小組 《美,義,還是愛?》
作為本次展覽的唯一一件裝置作品,《福船》來自裝置藝術家吳達新。他以故鄉泉州福船非遺傳承作為靈感,關注傳統文化與當代工業的對話,以"祝福"之意開啟一場有關船舶的航行,想象了一條飛向天際的福船。作品之"氣"如路易十三所循之先鋒精神,破"今"之浪,續"舊"之航。
藝術家、電影導演雷磊從推動文字和文化傳播的雕版印刷中悟得靈感,將攝影視作光線的雕刻,映現《光從縫隙中來》。他將雕版油墨覆拓于膠片之上,令多重信息的交融,編織成形成時空敘事的交響,徐徐描繪新舊文明的的對談:俯仰之間,千年一逝,我們唯有憑依昔日雕刻,在想象里重塑昔日文明。
來自大灣區的多媒體藝術團體啾小組著重于廣東傳統戲曲之粵劇,其作品《美,義,還是愛?》糅合中國古典名著故事,以當代戲劇與傳統粵劇交替編織故事,構建新穎影像,落筆民間文化在全球視野中的覺醒,重新考量 "忠、情、愛、俠、義"之價值。
百秋之演經久而明
左: 童文敏《三江源——水的三種形態》,右:李孟夏《風土》
行為藝術家童文敏以身體介入到滲透萬物的自然之水中,以其長期實踐和研究的行為表演為基礎,將《三江源——水體的三種形態》展現在公眾面前。她以華夏文明之母親河,黃河源頭為起點,探尋沿途地理自然風貌、生態結構、風土人情、水紋脈絡。以冰川、雨水、河流為景,在天涯之遠,呈現千秋百歲之中不曾消減的奔流不息。
攝影藝術家李孟夏的系列作品《風土》,宛如一幅詩情畫意的畫卷:他用鏡頭捕捉干邑大香檳區的姿色——由此誕生的每一滴生命之水都凝結著自然的精華,風土的饋贈象征著路易十三與自然的神圣聯結,留刻的精湛工藝代代而承。作品帶領觀眾回歸品牌誕生的風土之源,游歷家族酒莊、橡木林、葡萄田以及夏朗德丘陵及河流之間,探尋人文和生態可持續在時光里共處世紀綿延的奧秘。
新故相推可望春山
展覽一隅,也完整呈現了《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全程紀錄片,合計六集,由canU參聿創始人崔丹帶領其團隊,攜手新銳導演周夢豪一同攝制。紀錄片的鏡頭語言和人文詩意,在新與舊、濃和淡間轉換,全程記錄"薪傳說"的誕生。
系列的前五集聚焦五段旅途,呼應人文匠心的內容,以功起匠隱、同思未來的視角展開藝術家與非遺傳承人的靈感碰撞;對照自然風土的部分,則以尊崇自然的角度鋪陳藝術家慨溯源,感風土的游歷故事。系列的最后一集回到展覽本身,注腳藝術作品創作理念,解語展覽的背后種種。
路易十三RARE CASK天蘊42.1限量典藏干邑
傲然佇立于展覽當中,還有來自路易十三家族酒莊的秘奇珍寶:全球限量775樽,以自然奇跡和大師技藝合二為一的藏品——路易十三RARE CASK天蘊42.1限量典藏干邑。藝術家李孟夏的創作恰好描繪了干邑大香檳區這片鐘靈勝地,天蘊杰作便誕生于此:它展現了路易十三前所未有的個性表達,42.1度的臻釀脫胎于單一一桶的蒂爾肯橡木桶,蘊藏在精巧的耀黑酒樽之中,并肅然而立在白堊土色澤的支柱之上。天蘊之意,與"薪傳說"頌歌人文風土的原旨不謀而合,是巧合,也是不可多得的動人邂逅。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秉持著"Think A Century Ahead"的行事哲學,存續文化的多樣性,贊天地之化育。百年來,路易十三在人們手上傳遞,為情緒流轉,為銘刻時間,是風土印記,是薪火相承:路易十三珍視橡樹的培育,尊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虔敬百年蒂爾肯橡木桶的修復,代代相傳種植、蒸餾及釀酒技藝,品牌對自然風土與人文匠心的尊崇即是對"薪傳說"的最佳詮釋。
"薪傳說"展覽作為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第三篇章的收官,傳存"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之念,以金石之振,待新雷聲聲。
關于路易十三
每一瓶路易十三都凝聚了歷代釀酒大師畢生的精湛技藝。
路易十三誕生于1874年,每一瓶路易十三都凝聚著歷代釀酒大師的精湛技藝與悉心調配,從酒窖中嚴選古老且優質的生命之水釀造而成。如今,現任首席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悉心甄選出優質的生命之水,并將其傳承給接班人,繼續路易十三的百年陳釀之旅。
路易十三采用法國干邑地區中心地帶大香檳區的優質葡萄進行釀造。其經典的酒樽均由技藝精湛的水晶匠人人工吹制,并將工藝代代相傳。路易十三能帶來一場繽紛的嗅覺和味覺盛宴,散發著沒藥、蜂蜜、干玫瑰、李子、金銀花、雪茄盒、皮革、無花果和百香果的芬芳。
關于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藝術計劃
《再造100年》藝術計劃是路易十三于2014年啟動的項目,這一計劃懷揣"Think A Century Ahead"的遠見卓識,傳遞和彰顯了路易十三的愿景,且與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的使命不謀而合:在時光流轉中,悉心甄選、守護生命之水并傳承給繼任者,饋贈后人。
2022年末,路易十三《再造100年》第三篇章"薪傳說"再啟:結合當代藝術的創作,去探索、創想和激發新的靈感薪火,旨在以人文匠心和自然風土二者為綱,傳承于過往華章,啟明于后世未來。于此嶄新篇章,項目將以"船承"、"鐫永"、"韻育"、"源流"及"根生"之名,遍訪福船、粵劇及雕版三大非遺之鄉:泉州、揚州和廣州;與此同時,深入青海三江源與法國干邑大香檳區——銳意從人文及自然二者落筆,涌起當代思潮的薪火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