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比作一艘大船,那么粵港澳大灣區的“頭部”企業一定是最具競爭力的那一群。從全球來看,目前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四大灣區是美國灣區、歐洲的灣區和日本的灣區,中國大陸則是珠三角的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那么,為什么粵港澳大灣區被稱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四大灣區呢?這背后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一、四大灣區的“頭部企業”
大船要航行,必須有一只船的“領頭羊”。在大灣區中,“頭部”企業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目前在全球經濟中處于領跑地位的灣區主要有四大經濟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大亞灣經濟區。其中舊金山灣區(Sea of the Bay)是全球第一大灣區,擁有超過2000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谷歌(Google)、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 Facebook (Facebook)等國際一流科技公司。
二、世界三大灣區經濟總量排名
根據《2019年世界各大灣區經濟發展報告》,2018年美國灣區以4.8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一,日本灣區以1.18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具體到各大灣區看,2018年美國灣區以2.5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一,日本灣區以1.2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三,歐洲灣灣區以1.2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四,美國灣區和歐洲灣區 GDP總量分別是美國灣區1.35萬億美元。從三大灣區的經濟總量來看,紐約灣區以4.4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四;舊金山灣區以2.7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舊金山灣區以1.4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六。從三個灣區對全球經濟貢獻來看,灣區對全球經濟貢獻分別是7.9%和7.3%。粵港澳大灣區則占到了世界灣區總量的7.7%。
三、四大灣區發展“獨門秘籍”
灣區發展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目標是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最終實現“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愿景。而灣區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便是:如何將不同城市聯系起來?如何在人口集聚、土地集中和產業集聚的同時保證整個灣區內各城市的和諧相處?如何實現與上海等其他城市共同進步?
四、中國四大灣區發展歷史與現狀對比
歷史上,灣區經濟發達,發展迅速。但是,自2008年以來,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互聯網產業泡沫破滅等因素,灣區經濟在世界范圍內持續衰退。從2012年開始,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后,灣區經濟逐步回暖。但仍處于發展階段。
五、大灣區優勢分析
大灣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區域內擁有最完整的基礎設施體系,這是它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必要條件;第二,灣區內的經濟高度一體化,在這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協同效應;第三,灣區內的產業分工體系比較完善,能給企業提供更好的創新動力。而目前來看,美國灣區的四大競爭力優勢主要表現為:基礎設施完善;全球貿易網絡發達;高科技產業發達;金融和航運高度發達……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優勢中,這四個方面又體現為:全球貿易網絡發達,進出口貿易發展迅速;高科技產業發達,基礎設施體系完善,金融和航運高度發達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確具有較強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之所以被稱為世界級灣區,除了有上述這些特點外,還表現為:這里有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和營商環境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里有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和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資源為大灣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這里有一流的國際航運樞紐和自由貿易港為大灣區企業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