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有很多朋友經常嫌棄自己,皮膚不如歐美人白,不如黑人光滑,總是到處找底妝產品來改善自己的膚質,修飾自己的肌膚,然而在歐美,人們卻普遍認為亞洲人的肌膚更好。其實,亞洲人和歐美人的皮膚,由于基因和環境等因素不同,膚質有很多差異,對底妝產品的需求也就不盡相同,只有對癥才能把有效改善并解決肌膚問題。
那么,歐美人的膚質跟我們亞洲人不一樣,那他們的底妝產品對我們真的有用嗎?歐美人的皮膚和亞洲人皮膚的區別是什么?不同的膚質又該適用什么樣的底妝產品呢?在“顏值經濟”復蘇的今天,這些問題都是Z世代和90后等消費主力軍們最熱門的議題。
近日,方里( Funny Elves),聯合言安堂與方里美國肌膚仿生實驗室,針對以上問題三方聯合發布了《亞洲膚質白皮書》,不僅詳細解讀了皮膚的概念與分類,還從8大維度分析出亞歐膚質差異,點出亞歐膚質不同差異導致對底妝需求的不同,從而為消費者在膚質的認知與妝品的選擇上,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數據的有力支撐。
皮膚結構與皮膚類型
作為人體最大器官的皮膚,主要承擔著保護身體、 排汗、 感覺冷熱和壓力等功能,面部皮膚更是攬下了“顏值擔當”的這一重要角色。皮膚由表皮、 真皮、 皮下組織三層組成,另外還包括皮膚附屬器。
通常,皮膚分為油性皮膚、干性皮膚和混合性皮膚,但褒曼“皮膚分類解決方案TM”則根據皮膚的干油性、 是否有色斑、 是否敏感、 以及是否有皺紋四個基礎因素,將人類面部皮膚分為16種類型?!秮喼弈w質白皮書》指出,根據相關調查問卷及數據顯示,全球油皮比例約為65%, 而干皮比例約為35%,其中,中韓人群的油皮約占比40.8%, 干皮約57.7%,而美國高加索人的油皮比例約為51%,略高于中韓人群,干皮比例約為49%, 略低于中韓人群。約39%的中韓人群有色斑問題,而這一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占比約53%。
8大維度分析亞歐皮膚差異
關于歐美人和亞洲人的膚質問題,確實存在非常大的差別,這是人種使然。歐美人,多為白色人種,又稱高加索人種,亞洲人則一般指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人種?!秮喼弈w質白皮書》從角質層表征、表皮與真皮部分表征、皮脂分泌、膚色、色斑、毛孔尺寸及數量密度、面部痤瘡、皮膚耐受度與自愈的度等八大不同維度出發,得出我們亞洲人和歐美人的膚質差異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膚色上,亞歐人群在接受光照后膚色均變深,但在光照和遮光保護的皮膚位置上分別來進行對比,高加索人皮膚顏色均較亞洲人更淺,也就是高加索人膚色更淺(不含黑種人特例)。
其次,當排除了由光照、吸煙等外界因素所帶來的變量而進行分析時,中國人的色斑嚴重程度在各年齡段均為最高。
第三,從毛孔尺寸及數量密度上來說,亞洲人較高加索人而言具有更細膩的面部皮膚,即相對較小的毛孔尺寸以及較低的毛孔數量密度。
第四,亞歐不同群體其面部含水量、皮膚屏障功能、皮膚表面的pH及酸堿數值、皮膚的皮脂含量均存在差異,深色皮膚人種的皮膚水合能力相對較強,同時皮脂分泌也更加旺盛。這也是很多亞洲人容易受到痘痘的侵擾,而歐美長痘痘的人非常少的原因,膚色最深的黑人則是所有人種當中皮膚最細膩的,油脂分泌也多。
最后,膚質與衰老、敏感、耐受度、自愈力等也有很大關系,皮膚顏色越深,皮膚隨年齡衰老程度越輕,受到光老化的傷害越小,反之亦然。另外,相對而言,亞洲人對外源性過敏物質更加敏感,高加索人則對光損傷造成的衰老情況更嚴重。
亞歐不同膚質的需求
《亞洲膚質白皮書》顯示,亞歐人在皮膚的膚質、基因結構、各類皮膚表征等方面的不同差異,都導致其對各類底妝產品的需求與配方架構上有所不同。比如亞洲人皮膚比歐美皮膚皮脂分泌量更多,且易氧化、怕油膩,再加上角質層薄,就非常容易脆弱敏感,而歐美人皮膚則相對真皮層薄,角質層厚,更容易干癟長皺紋,所以亞洲人變老皮膚會變黃變垮,而歐美人則是變得粗糙、皺紋泛濫。也正是因為亞歐皮膚的這些本質差異,導致亞歐人對底妝產品需求的不同。
歸根結底,亞歐人在膚質上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對底妝產品的需求有明顯的不同,比如亞州人更傾向控油、抗敏功能的底妝,歐美人則傾向保濕、遮斑等功能,因此,在底妝產品的研發上,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配置與設計,這也對底妝品牌的專業性、多元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單一的妝容打底功能,升級到兼具護膚功效的養膚美妝,以滿足不同膚質的消費者在不同場合、不同情境下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