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女性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無論是脫口秀綜藝、大女主電視劇,還是女性消費品牌和互聯網平臺的崛起,都從側面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態、身心健康。
而其實,“女性健康”一詞不僅僅和外在的身體養護相關,也關乎女性內在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她們在社會角色和個體身份上的自我認同。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她時代”下,女性力量究竟是什么?女性的悅己體現在哪些方面?
9月25日,大姨媽聯合中國婦女雜志社、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共同發布的《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從多個角度揭示新時代女性力量是如何進化升級的。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從每個女性的少女時代開始,痛經就伴隨著“形形色色”的身體和情緒問題,比如長粉刺、乳房脹痛、小腹墜脹等,情緒上也時常處于“火山爆發”狀態,存在煩躁、易怒等問題。
為緩解痛經,她們“無所不用其極”,痛經貼、痛經藥成為“家中常備”。CBNData消費大數據顯示,痛經藥的消費占比較小,但消費規模和購買人數增速迅猛,尤其是一二線85后熟齡女性偏好度較高。
在呵護自我這件事上,女性開始越來越追求“以內養外”的方式,如健康飲食、運動健身、內服保健品等,但在飲食和健身上相對缺乏科學引導,比如她們對熱量的攝入較為忽視;在運動上頻率無規律,時長也較短。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02
超四成女性佛系脫單,避孕權要自己主導
女性對自我呵護的升級不僅體現于外在養護,也在婚戀態度和兩性觀念上也是如此。
她們面對陳舊價值觀提出大膽質疑,不再輕信“應該如何”,而是更在意“我開心就好”。
調研數據顯示,在婚戀態度上,多數女性傾向于找到遇到對的人再考慮結婚,并不為年齡設限。單身群體中,超四成受訪者表示“佛系脫單”,愿意耐心等待對的人。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性觀念的開放化讓女性的悅己需求增加。CBNData消費大數據顯示,女性情趣用品消費以已婚女性為主,單身女性和戀愛期女性也偏好購買情趣內衣等。
不過,盡管女性對性觀念越來越坦然,多數女性仍然通過小說、電影或電視劇來了解性知識,信息良莠不齊。《報告》顯示,近18%的女性表示在青少年時期沒有接受過性教育,并且超五成受訪者期望家庭能夠承擔起青少年性教育的責任。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此外,節育環避孕作為長效可逆的避孕方法,也因為技術進步逐漸擺脫了損傷身體的刻板印象。諸如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LNG-IUS)就為節育環避孕帶來了新升級。
03
化解焦慮迎接新生命, 超七成女性希望拿生育補貼
主導避孕的女性,在生育上也開始要求自由選擇權。從備孕、孕期到產后,哺育生命是一場“苦旅”,也是女性社會角色轉換的關鍵期。
隨著年齡漸長,女性的生育意愿也逐漸增強,調研數據顯示,未生育女性中二孩意愿者占比近四成。但不容忽視的是,生育焦慮成為普遍化現象,養育孩子成本高、擔心沒時間精力陪伴是主要的焦慮來源。《報告》顯示,超七成受訪女性希望能得到生育補貼,降低育兒成本。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受晚婚晚育、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現狀堪憂。《報告》顯示,全國女性不孕癥的發生率在12.5%~15%,輔助生殖技術成為她們的新選擇。大姨媽App上,輔助生殖話題正在被熱議,但大眾的了解程度仍處于較低水平。
從代際人群來看,即將錯過最佳生育期的85后對輔助生殖的意愿最高。隨著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不斷成熟,不同患者的需求將得到相應的滿足,目前國內試管嬰兒周期數就已超130萬例。
來源:《2021中國女性健康白皮書》
生產過后,超五成女性受訪者表示請家里的老人幫忙照顧,近六成花費1萬元以下。妊娠紋、胸部松弛下垂、胯骨變寬是多數女性困擾的產后修復問題。
04
職場媽媽亟需彈性工作制,育兒需要伴侶共擔
從為人妻到為人母,女性經歷了角色身份的蛻變。調研數據顯示,生育過后,家庭成員在女性心中的重要性排序為:孩子>自己>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