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華盛頓/洛杉磯—“青年發展與青年擔當”國際視訊研討會,6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洛杉磯、北京、德國首都柏林等地同步舉行。來自主流新聞機構的資深媒體人、著名節目主持人;知名學府的教育專家、傳播學領域博士,以及來自華人青年社會創新和公益組織的十余位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在國際新語境中,作為新時代的華人青年,如何應對挑戰,實現自我發展,承擔歷史使命,踐行時代擔當。
正在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與新聞學院做訪問學者的魯丹,是北京冰桶挑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有曾經在中國國家級媒體的從業經驗,作為資深媒體人,她在今年參與了美國民間公益機構Life Preservation Org向醫療機構捐贈抗疫醫療物資的新聞發布工作,通過美國13個城市主流媒體的二十多次報道,向美國民眾介紹了該公益機構接受中國捐贈的抗疫物資,并無償向美國東、西岸多家醫療機構捐贈的故事。
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會長、英文《洛杉磯郵報》董事任向東在主題發言中,通過介紹華裔新生代非營利組織的成長過程和經驗,提出學習當地社會的文化習俗,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環境和新語境的挑戰。他介紹了連續多年主辦“全美年度十大華人杰出青年”與“全美年度三十位三十歲以下杰出青年”評選活動,在主流社會中形成了華人青年的知名IP。他提出華人青年的發展要注重創新,不僅是活動形式、更需要內容創新。在國際新語境下用當地的語言和當地的闡述方式來“講好中國故事”。艱困的環境是青年展現擔當的機會,他表示將繼續致力將華人青年對美國社會的貢獻展現給公眾,他帶領的團隊正在籌備全美華人青年院士的遴選活動(AACYF Junior Fellow)。
知名主持人、中美關系國際問題專家王冠結合他專訪全球近百位政、商、學界領袖的經歷,在發言中表示,“讓世界聽懂中國”要接受三個方面的挑戰:國際政治環境不穩定;其次,語言方面的問題,這個中間有著巨大的語言輸出力差異;第三,讓世界聽懂中國的挑戰來自自身,在面對與世界溝通的時候,我們中國青年需要更多維度的思考、更開闊的思路,盡量拓展內容和修辭表達的維度,能更好的讓世界聽懂中國。
正在德國伊爾姆瑙工業大學攻讀傳播學博士的徐毅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留學生在德國的感受,以及當地媒體的語境氛圍。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畢業生、子知教育聯合創始人溫筠如,在總結發言中表示,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敢于擔當、做新時代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傲Ⅷ欩]志、做奮斗者”。
參與當天研討會的還有,子知教育創始人曾天賜、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傳播學院傳播學博士王維、哈佛大學法學碩士譚君子、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傳播學院博士候選人王岳晗,南加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生Mo Chen,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會計學碩士Maggie,南加州大學國際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陳宣伊,中南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劉超,以及四位特約觀察嘉賓資深媒體人、教育專家、科技企業教育部門高管等。
當天的研討會由子知教育發起主辦,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只為你進步”基金會、青藤國際組織等機構參與合作支持。(AAC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