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魔鬼又來咯,不過這次可不是什么好事,直播一哥今年接連遇到“翻車事故”,鬧得最大的是3月中發生的“脫毛儀事件”,有媒體曝光賣出的脫毛儀因貨不對版、機身磨損等問題,引發消費者集體維權,最終團隊給7000名下單粉絲每人補貼200元,才避免了大面積信任危機。
3月19日,直播推薦了silk’n infinity2.0微電流光子脫毛儀,價格為1599,比平日券后價便宜了足足900元,當晚7000件庫存銷售一空。事后消費者紛紛發現,自己收到的是沒有消毒底座和收納包的“閹割版”,感覺被騙。
從網友截圖可以看出,產品售空后店鋪先后兩次修改這款產品的名稱,先是從原本的“infinity 2.0”改為了“infinity2.0 lite”,又改為了“infinity2.0無消毒盒”。
infinity2.0版本的脫毛儀包含藍光消毒底座,而infinity2.0 lite的版本則沒有,無論是直播間還是下單頁面均無提示,而商家事后才修改商品名稱,難免引人遐想,這是否在打擦邊球套路消費者?
面對洶涌而至的質問,silk’n海外旗艦店的售后客服也顯得不怎么“走心”,給出的解決方案因人而異——
有些買家被告知可以加200元加購消毒底座;
有些則被要求按照2499元的原價補差價;
還有買家被告知可以換購的形式購買1899元的全套產品。
這樣的差別對待在商家的聲明中也成了“個性化方案”,excuse me?
除此之外,還有買家懷疑直播間搶購的是瑕疵品,不少人收到的脫毛儀有劃痕、電源線凌亂、甚至有殘留毛發等使用過的痕跡,對此商家也一概甩鍋給物流企業。
其實,電商行業人士都了解,在這次事件中,恐怕又是背鍋俠。
像、薇婭這樣的頂流主播都是很愛惜自己的羽毛的,選品極為嚴格。能夠進入直播間的產品,都是三輪淘汰后優中選優:先是每個品類專業的招商、質檢團隊,收集調查品牌信息,篩選出首輪入圍產品。再由直播核心團隊進行產品試用,最后送交和助理確認。
網紅經濟,成也流量,敗也流量,好不容易爬上電商直播第一把交椅的們很清楚,選品不當就等于自砸招牌,絕不會為了一時之利辜負粉絲信任,所以這款產品本身不會太差。
silk’n誕生于第二硅谷之稱的科技強國以色列。當地很多高新技術產業上都處于全球領頭羊地位,醫美領域更占領了全世界超過60%的市場份額,出現了賽諾龍(Syneron)、飛頓(Alma)等為首的醫美龍頭企業。而Silk’n,便是賽諾龍前CEO Moshe Mizrahy創辦的,2007年便已經發明了全球第一臺通過美國FDA認證的家用脈沖光脫毛儀,以及領先行業的HPL宅光脫毛技術,在全球市場一直銷量可觀,擁有不錯的口碑。
回歸到脫毛儀事件,雖然在直播中沒有說明少了配件,應該負上連帶責任。但是恐怕連本人也沒有料到,以色列數一數二的美容儀品牌竟然也會以次充好,售后服務一言難盡吧。
筆者查了一下,silk’n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方,并不是silk’n品牌方,而是委托一家深圳的貿易公司作為中國區總代理。這就不難解釋,一場短短幾分鐘的直播竟能集中爆發如此多質量問題和售后問題了。
不同于品牌方愛惜自己的羽毛和注重長遠發展,對購物體驗和產品口碑格外重視,代理商更注重短期利益,有投機心理,做出隨意減配、瑕疵品二次銷售、千人千面的售后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筆者推測,其實silk’n品牌方也會擔心這樣的問題發生,這也就能解釋silk’n在2017年的一個耐人尋味的舉動了:2017年,在silk’n產品已經有中國區總代在負責中國市場銷售的同時,silk’n與當時剛進入中國的美國品牌GEVILAN,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針對中國市場的射頻美容儀、光子脫毛儀產品,在silk’n官方上稱之為“東方系列”,并以雙品牌標識,推出中國市場。
現在看來,與GEVILAN的聯姻,以雙品牌的方式借船出海,其實正式基于對代理商短視行為的擔憂。而GEVILAN歌嵐是品牌方自主運營中國市場,在企業實力和注重長遠方面,顯然更值得信任。
筆者身處美容個護領域有些年頭,看過大大小小的家用脫毛儀產品不下100款,始終覺得Silk’n的產品線最為豐富完善,在兼顧安全性與有效性上幾乎無人能敵,與GEVILAN的雙品牌Smoogo系列,更是經典之作,適合國人膚質和使用習慣。
而上文提到的藍光消毒燈盒,也是最大的賣點之一。懂的人都知道,皮膚上使用的東西最怕它臟,偶爾需要家人、閨蜜混用,更是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筆者認為燈頭消毒對重視個人衛生的愛美一族來說絕對是剛需。
總結一句,silk’n的技術底蘊那是杠杠的,產品的功效、安全和使用體驗,都是靠譜的。
如果擔心售后,或是誠信問題,那么GEVILAN與silk’n的雙標款無疑是真香的選擇,品牌、技術、功效和售后,都非常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