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Wallpaper*攜手極星Polestar共赴2周年之約
你會如何理解“再見”?
中文的“再見”,包含著雙重寓意,是再現,也是告別。“再見現在”,意味著重新審視當下,亦是勇敢面對未來。
技術只會被迭代,而設計卻會被銘記。設計的存在正是因為人們不安于現狀,才有了這些打破陳規、不甘平凡、決意改變的力量,用多元破界的審美態度告別千篇一律的平凡現在。
2017年,卷宗Wallpaper*作為享譽全球的設計媒體品牌,開啟了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元年。由此,推動中國設計進程,成為了卷宗Wallpaper*所致力的目標所在。一直以來,卷宗Wallpaper*關注和解讀設計本身,以一種嚴肅的態度,帶領讀者去了解設計的歷史、動因、經過和結果。在中國本土化的語境下,持續深入地探索中國當代的本土設計話題,并延伸到亞洲領域,從多個角度審視并引領中國乃至全球設計的思考。
而今,卷宗Wallpaper*于兩周年之際,再一次對設計師們發問——即將步入下一個十年,我們如何以瞭望未來之姿,對“過去”和“現在”告別?當我們覺得很多問題依然屬于未來的時候,其實它們,都已經成為當下發生的現實問題。由此,“再見現在”,成為了觀照當下的核心思考命題。
2019年12月19日,以“再見現在”為主題,卷宗Wallpaper*與同樣迎來兩周年的豪華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極星Polestar攜手,集結設計界的領袖們,在由國際知名建筑事務所斯諾赫塔(Sn?hetta)精心打造的極星“藝術工廠”內,以一系列別開生面的展覽、沙龍對談、演講、與互動體驗活動,共同為“再見現在”釋義。
再見當下空間,聚焦中國青年建筑師
在卷宗Wallpaper*兩周年主題內容展活動中,“再見現在: 設計論壇內容展” ,與“ 當下空間: 中國青年建筑師群像展” ,無疑成為引發業界強烈關注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建筑師是一個晚熟的職業。對于職業建筑師來說,在其他行業已是中流砥柱的年齡,而在建筑領域,他還往往只是“青年建筑師”。與互聯網時代的迅猛發展相比,建筑,這一古老的學科似乎顯得裹足不前。在“快”的社會變革之中,建筑師們,似乎第一次感受到了建筑之“慢”的焦慮。對尚未完全建立起成熟的個人實踐體系的青年建筑師來說,這是一個更大的挑戰,但也意味著更大的機遇—— 他們有著更為開放的態度,去重新審視“何為建筑”的命題。為此,劉可南、王灝、趙揚、李丹峰、水雁飛等知名中國青年建筑師在展覽中集結發聲,并以自己的參展代表作,展示出有關建筑空間的無限可能性。
騰沖柴米多農場
劉可南、張旭|旭可建筑
在騰沖,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塑造著當地的地形地貌。古老的工法與廢舊的枕木,隨時間與空間的起伏,在山林與溪流間,不斷獲得新的生命力。
竹庵
趙揚|趙揚建筑工作室
竹庵延續了周邊傳統院落建筑的內向性,用大大小小九個庭院和天井,來組織內部功能空間。
齊云山樹屋
相南、姚中|本構建筑
簇擁在一片紅雪松林區,融入在森林里,隨著風景螺旋上升,體驗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風景的樹屋酒店。
向陽村接待中心
李丹鋒、周漸佳|冶是建筑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對風景和季節的感知被這座建筑重置。沒有任何遮擋的大面積玻璃留給果園,是它們帶來豐收的消息;也留給村民,是他們帶來塵世的歡樂。
一庭亭
薛喆、范蓓蕾、孔銳|亙建筑事務所
一庭亭位于浙江桐廬,作為一個鄉村綜合體的獨立會客廳和餐廳使用。在這里,傳統的戒律已經失效,理論建構出的價值讓人迷失。
極星藝術工廠
斯諾赫塔建筑事務所
極星藝術工廠是斯諾赫塔在中國落地的第一個建筑作品,他們以充滿設計美感的主體建筑與精妙的內部空間,讓看似最無趣的生產空間頗具藝術氣息,極簡設計的智慧體現在空間的每一處細節,帶來更多靈感和感官愉悅。
再見靈感時刻,知名設計師演講對談
在展覽之外,一場別開生面的設計論壇暨嘉賓演講分享會,亦將“再見現在”,引入至更為深入的哲學思考之中。魏娜、蔡烈超、董謐和方靜峰、孟浩、楊小荻、李涵等行業頂尖設計師與極星品牌全球CEO ThomasIngenlath先生一起,共同進行一場設計與設計的深度對話。他們分享了各自的“再見時刻”,顛覆傳統,揮別他們想要揮別的,迎接一場變革之約。
在對談中,產品設計師蔡烈超表示:“極簡與節制,亦是設計的深層次表達。在設計過程中堅持節制化的設計原則,以更少的材料和程序,來達到溫潤的極簡主義狀態。”而師從于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師魏娜,則在演講中提出了發人深省的疑問:”建筑設計必須是理性、冷峻、邏輯的結果嗎?不,情感和體驗,也能成就偉大作品。”此外,建筑師李涵以參展作品《鉆石村》為例,分享了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探索數字繪畫,從建筑繪圖的傳統中吸取靈感,創作宏大的城市景觀。
值得一提的是,“再見現在-設計師的再見時刻”設計論壇嘉賓作品展和極星藝術工廠內的濃厚藝術氛圍相得益彰,打造了一個極具創意靈感的藝術空間。設計師出身的極星品牌全球CEO ThomasIngenlath亦作為論壇嘉賓, 分享了自己對于設計的理解,汽車設計不同于其他產品設計,它需要被用戶長久的品鑒,對于極星而言,極簡設計其實傳達了一種態度:永遠去做對的事,不要只做容易的事。
此外,在緊隨其后的王輝、Steven Smit、Ray Yuen等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國務院津貼交通專家牟延敏、AIA董事朱凱西,共襄盛舉,持續進行著對“再見現在”的對話討論。
再見現在再見平凡
201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卷宗Wallpaper*迎來創刊2周年。豪華電動汽車品牌極星Polestar也已度過了自己的兩周年。
在設計領域,“再見現在”,意味著對自我的不斷審視,拋卻舊有的執著與渴望,從而獲得新的創作節律;它并不象征著中斷,而是致力于一種延續——設計,就是因為不滿足于現狀,才會有不斷的更新換代,革新創舉。
回歸日常生活,“再見現在”就是向平凡說再見,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讓我們不滿足、不將就、不妥協。對于顛覆和改變的渴求從未停止,汽車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也是新的審美表達和態度主張。自誕生以來,極星品牌持續專注于豪華電動汽車領域,不斷打破傳統,聚焦毫不妥協的設計和性能,與平凡告別。
“再見現在”,意味著重新審視當下,亦是勇敢面對未來。“再見平凡”,是決意改變,突破所限,面對未知變化的自信和從容。在新的一年,卷宗Wallpaper*攜手極星Polestar,將繼續在各自領域,不斷掀起新的變革,迎接更好的當下,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