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山西錦波生物在太原晉祠賓館就與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共同取得的有關“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的研究成果舉行了學術交流及新成果發布會。與會各方就錦波生物人源Ⅲ型膠原蛋白從實驗室研究到產業化實現過程中,如何取得多項填補國際空白創新成果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人源膠原蛋白”產業園落地山西綜改區
膠原蛋白作為人體最主要的結構性蛋白,占人體蛋白質總量的30%以上、占細胞外基質的70%-80%。目前已發現28種不同型別的膠原蛋白,分別分布于皮膚、粘膜、血管、內臟器官等人體的各個部位,發揮著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以人體皮膚為例,主要分布著I型和III型膠原蛋白。產學界早已發現,膠原蛋白在促進皮膚與粘膜傷口的止血與愈合、抑制瘢痕形成、改善皮膚狀態、提升皮膚彈性與柔嫩度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2018年6月,錦波生物聯合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將人III型膠原蛋白功能區域 (aa 489-510) 的結構解析出來,相關解析結果已經被國際蛋白數據庫(wwPBD)收錄,收錄編號為(6A0A、6A0C),且相關論文已發表于BBRC。
據介紹,目前錦波生物已申請29項發明專利,其中授權17項,國際先進成果3項,并參與我國十二五重大專項一項,十三五重大專項一項。擁有“復旦-錦波功能蛋白聯合研究中心”、“山西省省級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能滿足功能蛋白的結構研究、優化設計、生物發酵、蛋白純化、劑型研究、質量分析、工藝研究的全部需求。
此外,為了推進人源III型膠原蛋的產業化,目前錦波生物已經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簽署了共建“人源膠原蛋白”產業園項目。該產業園占地300畝,項目第一期投資總額8.2億,占地100畝,預計2020年實現規模化生產,全部投產后產值預計將在百億以上。
創造“人源III型膠原蛋白”基礎材料,推動產業化應用
不過,實驗室環境下生產和工程化量產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工程化量產不僅對制造流程、工藝有著嚴格的要求,對于成本效益、管理效率有著更高的要求。以錦波自動化生產線為例,目前很多都只能從國際進口,而生產環境的管理,更是需要按照藥品GMP的品控管理嚴格要求,這對企業員工的知識構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從實驗室走向工程化量產,這遠不是1+1=2的數學題。在這個過程中,錦波生物歷經艱辛通過蛋白序列篩選、優化與選擇性拼接解決了技術障礙,同時解決了活性膠原蛋白大規模產業化的技術瓶頸,最終才實現了人源III型膠原蛋白量產。
國際生物材料學科與工程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四川大學張興棟教授表示:膠原蛋白作為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組織修復發揮著重要作用。膠原蛋白也是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過去我們大量的膠原都來自于動物(如豬、牛等),但動物性蛋白的抗原性始終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現在,錦波生物與復旦大學、中科院物理所聯合成功研究出了人源Ⅲ型膠原蛋白,對膠原研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雖然對于膠原蛋白的研究在國內外一直都有新進展,但都沒有達到這種成果的水平。可以說這是中國在生物材料中的一個突破,是一個世界領先的工作。難能可貴的是錦波生物所研究的膠原蛋白目前已經進入到工程化量產的過程,希望錦波生物能夠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領軍型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此次發布會上,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金旺,就充分肯定了錦波生物始終堅持技術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取得了“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的研究和應用的豐碩成果,表示綜改示范區將努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
最后,錦波生物董事長楊霞表示:作為專注“功能蛋白”基礎研究與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延伸出系列品牌。未來錦波生物將整合產業鏈的上下游,繼續依托技術研發實力,借助“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擬將錦波人源膠原蛋白產業園打造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人源膠原蛋白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