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著名作家、記者、民權活動家謝漢蘭(Helen Zia)近日到訪洛杉磯,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語系教授、亞裔文學(英語)評論家張敬玨教授特地為她發起的一個文學沙龍中,與亞裔文學專家、學者見面,介紹自己的新書《最后一班離開上海的船》(Last Boat out of Shanghai),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和華裔在美生存、發展的艱辛歷程。
2007年,謝漢蘭獲得富布萊特獎,啟動了上海1949年移民潮的研究。為完成《最后一班離開上海的船》,她展開了長達12年的調查與走訪。期間,她在上海生活了5個月。
據謝漢蘭介紹,在新書的創作過程中,采訪和收集了數百位在1949年前后離開上海、散居世界各地的上海人在抵達香港、臺灣和美國后的生活故事,包括她自己的父母也是同一時期離開上海后到美國定居生活。書中創作的的四位主要人物的生活歷程就是濃縮和展現了這一特殊群體的故事。書中其中的一位主角的原型就是來自謝漢蘭的母親。她母親對自己在中國生活細節回憶,也為她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
謝漢蘭在這部作品中描述了華人五十年代在美生活的不幸遭遇,包括麥卡錫主義,由于朝鮮戰爭的爆發、不允許留學生們打工、每月還要向移民局報到,錢學森被移民局被捕事件帶給當年在美華人的震驚和恐懼等。
謝漢蘭的母親于1949年5月乘坐戈登將軍號輪船從上海到舊金山。后與謝漢蘭父親結婚后在新澤西定居,謝漢蘭的童年記憶中充滿了自己被同學、家庭被當地社會歧視的經歷。這些經歷也促成了她日后積極投入民權運動的,為亞裔發聲,致力改善亞裔美國人的生存環境。
謝漢蘭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第一個男女混合的班級,但在念研究生期間,她毅然從醫學院輟學,跑去當了建筑工人,后來又進入汽車工廠,成為工會活躍分子。同一時間,她開始為當地和全國性的刊物供稿,曾歷任《旅游周刊》(Travel Weekly)主編、《女士雜志》(Ms. Magazine)執行編輯等職位。
民權運動和亞裔美國人的生存環境一直是謝漢蘭最為關注的幾個議題。她曾參與創辦美國公民正義會(American Citizens for Justice),將1982年華裔陳果仁 (Vincent Chin)的案件推向大眾視野,由此開啟了華裔在全美范圍的民權運動。她在2000年出版的《亞裔美國夢》(Asian American Dreams)一書中詳細回顧了這一里程碑事件。她還作為執筆人撰寫了1999年被美國政府錯誤指控為“中國間諜”的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的自傳。
謝漢蘭的新書《最后一班離開上海的船》(Last Boat out of Shanghai)最近在亞馬遜上的中國歷史類書籍銷售榜上排名第一。
參加當天沙龍的包括徐志摩的孫子徐善曾博士、UCLA知名教授湯維強,劉俊民、楊衛寧、楊繼寧、林致呈(學院太極林添進師父的公子) UCLA 孟瑛瑛醫師/博士、 謝桂棟、中國近代文學史專家邵華強、耿益群教授(UCLA訪問學者)、李慶玲教授(UCLA訪問學者) 張俊杰 教授(UCLA訪問學者) 王凱教授(UCLA訪問學者) 王荃(北大比較文學/世界文學博士生,UCLA訪問學生)、 蘇毅(新西蘭交換本科生)、朱天興 、任向東 、時尚設計師包舜如、青年導演徐文慈(徐志摩的曾孫女)等。(AACYF洛杉磯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