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香水都有哪些區別?在日常生活中,香水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身體護理產品,很多人都會經常用香水,尤其是夏天。香水是沒有根本意義上的男女之分的,有些女士香水也適合男士用,有些男士香水也適合女士用。
香水真的有性別區分嗎
香水我還是贊成沒有性別之分的。至少不同的原料不應該有性別,很多花也可以做的比較知性和穩重。香水更多的應該是彰顯自我。
一般女生用男香不用擔心自己會太 man,用香水,自信最重要。灰色法蘭絨,絨面感很強的香根草其實也很適合女生。
男香大多時候,比較悶,配方有限,特別是商業香,沒有女香那么多元。而且商業香會比較傾向于凸顯男士一些比較大眾化的特質,比如,摩登、嬉皮、沉穩、大氣等等。對于比較有個性的人就不夠豐富。
另外,男性不會研究很多香水,碰到喜歡的就買了,這是純粹從味道來看的。
一般,男生并不會選擇那種特別甜膩太脂粉的商業女香。至于會選擇什么味道的女香來噴也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嗅感會不太一樣。
在我眼中,香水的世界本來就沒有男女之分,而且我都用沙龍香,沙龍香不太區分男女。 我不太用很甜的香水,所以我的選擇大部分是中性趨于男性或者趨于女性,這類香水不會過度凸顯某一些原料中過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特質,比較平衡,也比較克制。
我著裝風格也如此。人的氣質和衣服和香水最好要融為一體,否則就很突兀。
香水為什么分男女
想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得簡單了解香水的歷史。
早在20世紀初,香水就成為了自由的代表,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男性傷亡慘重,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近兩百萬,因此女性成為主要消費人口,她們常常選擇芬芳的、能夠散發魅力的馥郁花香,于是這樣的香水就成為了主流。隨著女性的眼界進一步拓寬,又流行起了優雅而含蓄的氣味,香水的使用就隨著女性的自由解放而愈加廣泛。
這也是為什么說起香水的主要使用者,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女性,這是特殊時代帶來的特殊結果,也是香水性別局限的主要成因。
提到男性的香水,許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古龍水。1709年,意大利的約翰用紫蘇花油、摩香草、迷迭香等制成了一種芳香液體,由于產于德國cologne,被人稱之為“古龍水”。
在我國,人們常常誤將古龍水作為男士香水來看待,實質上古龍水只是代表香水中香精的占比(約3%-5%),唯一的區別在于,男士用古龍水時為了區別于女士的張揚多半會少量涂抹,以便顯得更加清新爽朗。
到了70年代,女權運動高漲,女性涂起男士用淡香水,男士也不再局限于清爽的淡香水,香水的界線變得模糊。中性香水由于其男女皆適用,市場占比也越來越高,香水的選擇變得更加個性化。
許多歷史上的男性名人都樂于使用濃烈的香水,甚至比女性有過之而無不及。“愛香水的皇帝”路易十四號召臣民每天涂不同的香水,拿破侖以一天能用掉12公斤香水著稱,甚至創造了堪稱典范的薄荷香水eaudetoilette,在我國古代文人名士熏香更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時尚。
其實任何香水最初都沒有被打上性別標簽,性別的區分是市場調研評估的結果,比如常用花果香顯示女孩的可愛,花香表達女性的性感,海洋香透露男孩的爽朗,木質香顯示男性的穩重。在RE的香水產品中也有黑標(偏中性男性)白標(偏女性)的區分以給予顧客參考,并非將性別局限于單一的范圍中,實際挑選時顧客應該把自己的體會放在首位。
當女性噴上男香,男性噴上女香,也許反而會收獲不一樣的贊嘆。
總而言之,“香水為每一個‘自己’而設計,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自己才最重要。”
如何區分傳統意義上的男香和女香
一般花、粉、甜會被認為是女香。
從取材上看,女士香水很廣泛,花,花木,花果,奶香調都有。味道比較香甜。
傳統意義的男香就是被大眾叫做古龍水的味道。
男士香水一般樹木,皮革,煙草等香味多些。味道通常會有比較重的麝香味,比較干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