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7 月 15 日 18:00 ,由青騰大學和星空演講聯合打造的“星空演講青騰大學專場”正式開播,青騰大學的四名學員站上星空演講的舞臺,分享了自己創業路上的傳奇故事。星空演講以“與浩瀚相遇”為主題,是由騰訊新聞與騰訊娛樂出品的名人演講節目。
青騰大學學員、愛享文化創始人鄒琳
青騰大學學員、愛享文化創始人鄒琳以一身 中國風裙子 亮相舞臺。隨后,她以獨特的中國風視角,為大家描述古代服飾文化與中國時尚疊加的雙重魅力。
鄒琳的創業之路,始終與綜藝有著不解之緣。自 2012年創辦了愛享文化,她已參與制作了7檔綜藝。與當下流行的親子、美食、偶像養成類等大眾綜藝路線不同,鄒琳堅持走“原創”和“小眾”路線。2015年,其制作的 一檔 明星向戲曲大師學藝的真人秀《叮咯嚨咚嗆》 ,播出之后反響不錯,還順勢帶熱了大眾對 戲曲文化 和非遺藝術門類的關注。
此次站上星空演講的舞臺上,鄒琳的身份不只是一個創業者,更是一個將小眾題材進行大眾化呈現的傳統文化傳承者。她將通過《時尚大師》這檔時尚文化欄目的創作歷程,來講述何謂中國時尚之美。
“做一檔中國風時尚欄目,將傳統元素表達得有趣、輕松、時髦很重要”
《時尚大師》與《 叮咯嚨咚嗆 》同屬于文化類節目,后者還曾獲得廣電總局年度優秀節目獎的最高榮譽。二者都是以小切口去觸摸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情懷,但這一次鄒琳選擇的時尚文化題材,卻是重壓之下的砥礪前行。
在國際時尚圈,中國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 關于中國時尚的美該如何表達 ,卻一直備受關注與爭議。近年來,中國風在國際時尚界已成潮流,帶有龍袍、刺繡和青花瓷等中國元素的服飾,總能在各大時尚奢侈品牌的 T臺秀上大放異彩。但是,經國外設計師操刀的中國風設計,也伴隨著諸多質疑和不理解。不少聲音認為,中國服飾文化博大精深,國際大牌過于固化中國風元素,某種程度上也是 對中國悠久歷史的 片面 解讀 。
那么, 是否可以 從中國風元素入手,打破固化,以時尚的角度去探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屬于自己的,有底蘊又獨具辨識度的中國風。這是鄒琳反復思考之后確定的節目土壤與根基。
敲定節目命題后,鄒琳便帶領團隊開始搜集資料,沒想到調查結果中的數字卻讓所有人尷尬了一把: “在人們認為最時尚的品牌中,海外奢侈品遙遙領先。80后群體里超過70%的受訪者不了解中國設計師,同樣多的人在過去一年里,一件跟中國風有關的服飾都沒買過。”可見,中國制造,國人并不買單。反觀Gucci、Valentino、Chanel、Prada等國際奢侈品牌,他們的中國紅、中國龍、中國刺繡等相關產品,銷量卻十分搶眼。
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去表達自己的文化呢?鄒琳感到不甘心。中國風可不是只有龍鳳、云紋和盤扣!比如鄒琳這次穿上星空演講臺的裙子,裙擺上的圖案靈感源自于光緒年間的京劇 “ 髦兒戲 ”。當時一個京劇演員 李髦兒創立了一個全部是女演員的戲班子 , 非常受歡迎 。 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鋒的,縱觀歷史,這在全球范圍內也 是 具有開創性的。 設計師將戲園的生動場景搬上作品,讓那些深藏在骨子里的中國美的基因,瞬間被一條裙子喚醒了。
在鄒琳眼中,衣著能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這個領域不能缺席中國文化自信和中國精神。而落到一個節目上,還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和大眾審美需求,將傳統元素表達得有趣、輕松、時髦。帶著思索與目標,鄒琳開始了節目的籌備策劃。
“做中國最權威的年輕設計師比賽,尋找中國下一位時尚大師“
經過將近 1年的打磨,鄒琳及團隊終于敲定了節目模式:一共32名服裝設計師選手,在限定時間和條件下完成10期不同主題的創意設計和演繹,以此找到中國下一位時尚大師。與此同時,鄒琳還向大家展示了豪華的評委導師名單——
《服飾與美容》編輯總監張宇、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郭培、國際知名華裔設計師薇薇安譚、中國最早開創設計師品牌的馬可以及世界頂級設計學院帕森斯的院長西蒙柯林斯等等 ……鄒琳邀約大師們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他們最終都被鄒琳的誠意和節目的創意所打動。每當回想起這些,鄒琳都會感慨,如果沒有大師們的傾情參與,這檔節目根本沒辦法成立。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強有力的支撐,再加上節目本身的形式和立意,鄒琳對《時尚大師》信心十足。
說起時尚類節目,總會有人拿美國最成功的時尚真人秀 Project Runway來和《時尚大師》做比較,但鄒琳認為自己的節目并非走“毒舌”路線。《時尚大師》的靈魂是擁抱中國元素,她不想將節目看點聚焦在設計本身之外。用鄒琳的話來說:“ 非要讓選手們在 24 小時 完成 一套衣服,做一個 ‘ 時尚刺激戰場, T 臺求生 ’ ,我們真做不來 。 “
“這個世界非常稀缺有原創精神、有態度、有擔當的服裝設計師。 ”
在當前中國風提不起國人興趣的審美環境下,鄒琳制作這檔節目著實 “冒險”。可在節目真正播出后,選手與導師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每一期的主題以及激烈的比賽過程,都讓觀眾感受到了嚴肅文化的別樣趣味。鄒琳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能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引發觀眾一起關注有價值的內容,這就是做節目最大的樂趣所在。”
在《時尚大師》的播出過程中,從年輕設計師的創作靈感到引經據典的導師點評,很多細節都蘊藏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比如,從一件改良的新式旗袍上,可以追溯出中國女人最美在于 “脖子”;大家熟悉的“百褶裙 ”,背后竟有著趙飛燕的典故。但正如鄒琳所說:“從文化寶藏中汲取靈感固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如何再用時尚這個國際化語言與世界溝通。”時尚這門學問,終究還是考驗設計師對美的挖掘和重塑。
比賽過程中,鄒琳不止一次被參賽設計者對美的洞察和執著所打動 ——一位參賽者以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一帶一路為靈感,選取歷史坐標點上的五個城市,完成了主題為“你好”的作品。當來自這五個城市的模特分別用自己的母語在現場說出你好時,鄒琳十分感慨:“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一個小小的設計,足以包容整個世界。”
同樣令人動容的還有本屆《時尚大師》冠軍韓雯的經歷。她曾在英國最好的圣馬丁設計學院就讀,留學了七年之后,只身一人要回杭州決定做中國風設計,就連她父母都覺得她瘋了。鄒琳借用 馬可 的話道出了節目的核心價值觀: “ 這個世界根本不缺乏能夠設計 出 時尚 、 優雅 、 性感 、 漂亮時裝 的 設計師,但卻非常稀缺有原創精神、有態度 、 有擔當的服裝設計師。這里的態度和擔當, 既 是 《 時尚大師 》 最需要的品質,也是 我們 每個人都需要的品質。 ”
在演講的尾聲,鄒琳談到了她心目中理想的 “中國風”。在她看來,中國風是血脈里的傳承,與我們的靈魂息息相關,而非一個單純的符號、概念。鄒琳和團隊想做的,就是將這種可以穿在身上的中國式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傳遞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