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BBC的一篇文章再次掀起了一場關于手機拍攝的電影的討論。
這篇名為《電影制作未來趨勢:用智能手機拍攝》的文章斷定“用手機拍攝電影一定會成為主流”,并列舉了馬特·達蒙和他的最佳合作伙伴史蒂文·索德伯格將合作拍攝一部由手機拍攝的劇情片。BBC的斷言真的意味著用手機拍攝電影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嗎?
一款攝影產品能夠用于電影拍攝是對其專業性的最高贊譽。專業的電影拍攝設備,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價格高昂,讓普通的愛好者望而卻步。而幸好我們的時代趕上了技術的微型化,很多硬件逐漸濃縮到了一款可隨身攜帶的手機上。在整個行業的不斷塑造下,手機的電影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了。
事實上,電影圈早已經產出了諸多用手機攝影的實驗作品。近期有馬特達蒙客串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影片,稍早的時間也有《橘子》這樣在圣丹斯電影節成為黑馬的優秀作品。得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尋找小糖人》就部分使用了手機來拍攝拍攝,案例不勝枚舉。
手機攝影的不斷精進叩開了電影曾一度掩死的大門,而在當下真正將手機攝影提升至專業攝影水準的則必然要屬拍照實力冠絕行業的——華為P20 Pro。
華為 P20 Pro采用全球首創后置4000萬+2000萬+800萬像素徠卡(彩色+黑白+長焦)三鏡頭設計,f/1.8+f/1.6+f/2.4大光圈,兼具激光接收/發射器、閃光燈,及色溫傳感器,共7大組件、3枚鏡頭融合成最新、最先進攝影設備系統。
同時華為P20 Pro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達到1/1.7英寸圖像傳感器的手機產品,感光度最高支持ISO102400,是目前業內感光度最高的手機,同時支持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和10倍的數碼變焦。以及采用雙ISP圖像處理,并增加RAW域環節處理多幀降噪,讓照片擁有更寬廣的動態范圍,可以展示更出色的對比度以及更加豐富的細節,避免暗部死黑、亮部過曝的情況。
攝影師羅曉韻使用華為P20 Pro拍攝的重慶
以上這些共同組成了華為P20 Pro 優秀拍照素質的基礎,也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多種場景的調度應對,在此基礎上,華為P20 Pro還能做到更進一步。
AI智慧攝影賦予了華為P20 Pro更專業的影像系統,讓普通用戶從復雜的參數與昂貴的器材中解放出來。
4D預測追焦能力使其能夠自動追蹤物體,預測物體運動軌跡,提前進行對焦進行預判,大幅提升了對焦速度。
尤其是在夜景拍攝中,借助AI算法,華為P20 Pro能夠識別物體及邊緣,過濾和校正由于手抖動造成的畫面偏移和模糊,最長可以支持6秒的快門時間,讓消費者手持狀態也可以拍出一張完美的夜景照片。而且這項AI防抖技術同樣被應用到視頻防抖當中,實現六軸多維度校正抖動,有效防止拍攝過程中視頻畫面顫動。再加上32倍慢動作拍攝,華為P20 Pro拍攝出來的影片不僅穩定清晰,更能兼顧電影語言的表現力。
能夠有專業電影人用手機去拍攝電影作品,一方面是電影圈對于新技術形態的主動擁抱,另一方面仍使其不斷增強的專業實力讓其注意、接納這不可忽視的重要攝影力量。而現在,華為P20 Pro真正讓手機攝影踏上了專業的臺階,必將讓這一趨勢在電影圈再度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