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消息(記者 向密) 2015年11月3日,潘飛上任皇包車CEO一職,這也意味著潘飛正式跳出了習慣已久的舒適區。
盡管才30歲出頭,但潘飛在旅行行業里已有超過十年的從業經驗,也曾是攜程最年輕的事業部CEO之一。加盟皇包車的選擇,讓潘飛成為了攜程入股去哪兒后第一個公開離職信息的高管。
任職于國內最大的在線旅游企業,自身又發展的順風順水,這樣的檔口卻選擇離職加入殘酷的創業大潮,承擔面臨失敗的風險,潘飛的選擇在外人看來多有不解。
但潘飛卻認為,“我一想到未來5年、10年還在這家公司我就覺得非常崩潰,即使有可能會坐到更高的位子上,但這依然讓我焦慮,我覺得我的人生不應該這么確定。”
因為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潘飛曾無數次考慮過創業,但在線旅游行業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好的創業機會已經所剩無幾,所以潘飛只好暫時將創業的想法擱置了,直到遇到皇包車的創始人孟雷。
潘飛加入皇包車時,公司剛完成A輪融資,員工數量六七十人左右,團隊中幾乎沒有資深背景的職業經理人。而草根創業者孟雷的強項更偏于線下,所以當時公司地推能力更強,對其他業務板塊的拓展不足。恰好潘飛是從分銷渠道公司出來的,更了解渠道是如何運轉的。
在潘飛加入后,他開始招募拉新,首先在團隊上做了改變,運營、市場等部門都是近兩年持續在更迭的過程;其次,在分銷渠道上快速的提升占有率和規模,完成了與攜程、螞蜂窩、同城、途牛等在線旅游公司的渠道拓展;第三是確定了要同時做B2B平臺。
境外旅行中,語言和交通是最明顯的兩大痛點,這也是皇包車最直接解決的問題。但皇包車在模式、資源獲取方式、提供的主要服務產品等方面與其他境外租車公司完全不一樣。
“市場上幾乎所有的看起來跟皇包車類似的公司,供應鏈大多是B端,而皇包車的供應鏈是真正的C端,這個是最大的差異”,潘飛稱。
潘飛介紹,目前市面上本地出行類產品有很多,他們在境外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與車行或地接社合作,這類公司直接將客戶的需求丟給地接社,由地接社給游客派車,這些平臺只能提供比較標準化的產品。
與這些平臺不同,皇包車不僅能解決語言和交通的問題,平臺上的司機兼導游(司導)還會是一個全方位的旅行管家,可以幫旅客做向導、拍照、預約餐廳、參謀和優化行程,有一些優秀司導還能做非常深入的講解。
例如,在瑞士,游客想游玩一條較復雜的線路,皇包車會將可以服務這條線路的司導信息告訴游客,讓游客挑選自己滿意的司導。此外,瑞士旅游局會與皇包車一起設計游覽線路,同時他們也會幫皇包車培訓認證司導;在澳洲,皇包車有持有品酒證的司導可以帶用戶逛酒莊;在日本,通過皇包車平臺用戶可以找一個懂建筑設計的人帶他看當地寺院的木構建筑……
“我們的目標不是做一個標準化的境外交通,我們要做的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包車游’”,潘飛說,“要做包車游這種旅行方式,勢必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當分銷渠道上那些標準化、碎片化的服務對我們越來越不重要,大家的差距就會拉開,差異也會越來越明顯”。
司導作為包車游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皇包車對司導的挑選也搭建了一個系統的招募體系,除了在世界各地設有專業的招募大使,并有自己的城市經理團隊外,皇包車還會對所有的司導進行嚴格的培訓、審核和監管,以此來保障游客的體驗。
據了解,皇包車對司導采取12分制度,一年內司導的分數被扣光,將進入皇包車永久黑名單。這可以有效避免司導遲到、車上物品擺放不規范、未配備礦泉水、抽取游客消費回扣等行為。另外,如果司導的服務標準沒有做到,被用戶點評、投訴了,或是平臺回訪到了,也會有一些相應的處理辦法。
另外,游客還可以通過皇包車的APP看到所有司導的證件信息,包括司導精通的語言、職業、歷史用戶評價、相冊、故事以及他的車輛信息等等,從而挑選到自己滿意的司導。
“我們這種方式跟傳統的方式不太一樣,傳統平臺上的司導跟地接社之間是合作關系,他們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而在皇包車平臺,司導的每一個服務訂單、好評都是有積累的,他做的越好,越多人會選擇他”,潘飛稱。
12月8號,皇包車迎來了三周年紀念日。潘飛表示,公司團隊調整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并將于2018年開始實踐“讓每一個他鄉總有故人”這個使命,同時把“包車游”打造成一種新的旅游方式。“這種旅游就像是你的海外華人朋友開車帶你玩,我們希望幫助所有游客在每一個目的地都有自己的華人朋友。”
截至目前,皇包車已擁有10余萬名華人司導,覆蓋全球90多個國家,1600多個城市的中文接送機、單次接送、定制包車游及線路包車游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