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國慶的北京,于進江古代點心模具藝術展以開創的表現形式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碰撞,讓人耳目一新,大呼驚艷。
藝術家于進江先生與自己創作的福祿娃形象在一起
展品《二十四節氣》
本次展覽展示了于進江收藏的4000余塊古代點心模具中的100余塊精品,系統展示中國傳統點心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厚的中國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祈福文化、中醫養生文化等,對于整理、復活中國傳統文化有相當的價值。得到藝術界和收藏界,甚至食品行業的普遍關注與重視。據了解,北京電視臺、中國食品報、新浪收藏、愛奇藝、搜狐等數十家媒體到場報道。小罐茶董事長杜國楹、天意坊董事長王越、敬承堂國際連鎖機構董事長姚兢、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研究員馮林、收藏家黃海濤、廣東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等到場祝賀,可謂名家云集、高朋滿坐。
藝術家于進江與開賀嘉賓合影
藝術家于進江在講解模具上的文化內涵
北京電視臺在采訪藝術家于進江
《我是歌手》王晰到場祝賀于進江先生的展覽成功
青年演員劉玥心與于進江先生一起探討傳統文化接受多家媒體采訪
高朋云集,盛贊不斷
開幕式上藝術家于進江先生的老師,周口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授院長、河南省油畫研究會副會長吳京垿先生,從藝術的角度評價了本次展覽的高度,他說:古代點心模具連接了古人對吉祥、美好的向往,最大的意義是喚起了我們的記憶,把我們喚醒,讓我們重新在心里升騰起古老而又嶄新的信仰。
著名藝術家吳京垿教授
廣東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則從中醫養生與中國傳統文化、點心飲食與季節養生之間的關系,解讀了本次展覽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她說:古代點心模具代表古老的時代,但通過這次于進江先生的展覽和設計,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我們希望未來中醫和生活和藝術結合起來,幫助大家把生活變得更美好、把生活變得更藝術。
廣東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女士
開創了中國多個傳奇品牌的小罐茶董事長杜國先生,做為于進江先生多年合作伙伴,從人格特點的角度解讀了于進江先生的成功,他說:從設計師這樣一個職業和維度來講,于進江先生是當代的,從收藏家的維度來審視,他又是傳統的。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這個展覽。我們看到這個福祿娃,是個非常當代的形象。但是每一塊模具,和模具上的每一個圖案都是中國傳統。這種表現,我認為是當今這個時代,我們的傳統文化自信。
小罐茶董事長杜國楹先生
而本次展覽的場地提供方悅·美術館的創始人王飛躍先生則稱,本次展覽籌備期不到一個月,于進江團隊以如此高效的執行驗證了他們的實力,也讓我們相信,這樣一個團隊完全可以肩負起復興中國傳統點心文化的歷史使命。
悅·美術館的創始人王飛躍先生
到場嘉賓與于進江一起慶祝展覽盛大開幕
觀展人紛紛評論,于進江古代點心模具藝術展開創了當代文化與藝術展覽相結合的全新模式,在幾個方面做了大膽的開拓與嘗試:
首先,第一次創造性地用當代藝術語言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家于進江用當代人熟知的藝術表現手法,賦予傳統文化一個嶄新的視覺呈現。無論其所展出的作品《二十四節氣》,還是《位置》都是當代藝術與古代文化的完美結合,尤其是《位置》所包含的深刻內涵,足以引起人們對傳統與當代、個人與文化之間關系的深刻思索。
展品《二十四節氣》局部
其次,第一次古代點心模具展,截止目前,在中國藝術界還沒有人用如此的體量,如果的表現形式,如此系統地展示古代點心模具。而展品美學價值之高,藝術表現之豐富,更是超出想像。
福祿娃與古代點心模具
其三,第一次設計師用獨特的藝術設計詮釋文化。藝術家于進江首先是一位設計師,曾經服務于中國數十個知名品牌。所以,在規劃展覽時,他大膽“啟用”了設計師思維,沒有延用“古老傳統”的殿堂式展覽方式,而是用全新的IP形象——福祿娃,把古代點心模具“捧”到觀眾眼前,讓你不隔窗,近距離的目睹古代文化的精髓。
第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第一次碰撞,我們看過太多的藝術展,從故宮到羅浮宮,從張大千到畢加索。但是,把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藝術的展覽,這的確是第一次。那個可愛的福祿娃就好像是一個大使,穿越時空,從古代走來,讓人們一下就感知到中國傳統點心文化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內涵。
福祿娃與古代點心模具
正如著名畫家吳京垿先生對記者說的那樣:這次展覽發現、整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它更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觀眾不但能看到,更樂于看到美。本次展覽的價值之一即是它不但發現了、弘揚了中國文化之美,同時它更創新了這種美。福祿娃的出現,可以稱為創舉,他輕而易舉地打破年輕人與古代文化之間的隔閡,讓年輕人在不經意間接受了傳統文化。
眾多觀眾被展品吸引流連忘返,贊嘆中國傳統點心模具之美
那么,如此一個意義重大的展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藝術家于進江用一句話概括說:舉辦本次展覽,是我的使命!原來數年前,做為設計師的于進江先生就在關注食品與國家文化之間的關系,當他發現當人們提到曲奇就會想到丹麥、提到巧克力就會想到比利時、提到面包就想到法國時,便在思索:哪一種中國食品能代言中國文化呢。
展出的古代點心模具
精美的點心模具給他極大的啟示。從產品的角度來考量,點心模具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工業設計。它以一種讓當時人明白、懂得的表現方面,把文化融入到生活中。點心模具使于進江先生找到了藝術為事業、為文化、為生活服務的一條“通道”。他不但要復活古代點心模具的藝術價值,更要讓它們從藝術展覽館、博物館里走出來,成為真正融入生活的“產品模具”。
展出的古代點心模具
所以,本次展覽只是于進江先生規劃的第一步,下一步,他將啟動他的點心事業,他將致力于從這百余塊模具中選擇出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幾十塊,開發點心產品。這些產品有符合中國醫養生理論的節氣食品,有滿足祈福、祝福心愿的節日食品,也會有創新性的日常食用點心。
展出的古代點心模具
他希望借助這樣的發現、復興、推廣,讓更多人找回被我們遺忘,卻從來沒有消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式生活藝術。他也希望有更多與他一樣有使命感、有藝術追求的人與他一起打造代言中國文化的飲食符號。
另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從國慶節當天展出,至8日收展,展期橫跨整個假期。而在每天下午兩天,于進江都將與企業界、藝術界、文化界名人展開跨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搶救與復興。今年如果你想過一個文化國慶、文化中秋,那么,于進江古代點心模具藝術展無疑是最好去處。
于進江先生與小罐茶董事長杜國楹先生、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女士、藝酷創始人非飛開啟了第一天的對話
于進江先生與周口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吳京垿先生、藝酷創始人非飛一起討論傳統文化的當代藝術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