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十月,那國慶節離我們還遠嗎!!!而且今年的中秋跟國慶節連在了一起,這可是上班族出游的絕佳機會,還能在旅途中賞月呢!所以很多人也就開始提前計劃國慶出游的行程了。
國慶節南方天氣國慶節已過秋分,國慶節前后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國慶節北方天氣。
由于預報時間過長,下面小編為你提供15年國慶天氣做為參考。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0月上旬,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偏低1-2℃,江淮、江南東部部分地區也將偏低1-2℃;我國南方其他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南等地累積降雨量有20-50毫米,部分地區60-80毫米;此外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黃淮東部降雨量有5-15毫米;主要天氣過程出現在10月3日和8日前后。
國慶節南方天氣
國慶節已過秋分,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國慶節前后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南方地區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因此還要小心秋雨來襲。
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國慶節北方天氣
“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在東北地球,國慶節已經明顯轉涼,因此國慶節需要注意保溫,外出游玩不要著涼。
而在西北高原北部,國慶節前后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
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http://img.mshishang.net/pics/2017/0918/256561-1.png)
2017年國慶節天氣還熱嗎
![](http://img.mshishang.net/pics/2017/0918/256561-2.png)
不熱了。
2017年國慶節期間最后一天,10月8日已經是寒露了。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的角度開始明顯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冷空氣的勢力范圍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可以擴展到華南。在廣東一帶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變涼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
2017年國慶節氣溫
![](http://img.mshishang.net/pics/2017/0918/256561-3.png)
平均氣溫:25度左右。
國慶節期間全國天氣基本都已經正式進入了秋季,此時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因此此時全國各地通常氣溫在30°以下,一般在25°左右,因此氣候較為舒適。
2017年國慶節天氣預報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0月上旬,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偏低1-2℃,江淮、江南東部部分地區也將偏低1-2℃;我國南方其他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南等地累積降雨量有20-50毫米,部分地區60-80毫米;此外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黃淮東部降雨量有5-15毫米;主要天氣過程出現在10月3日和8日前后。
天氣轉涼養生注意事項
![](http://img.mshishang.net/pics/2017/0918/256561-4.png)
1、清晨要喝一碗粥。夏秋季節交替常常也是人體脾胃功能弱化的時候,與之對應的是天氣轉涼,拉肚子的人們會逐漸增多,另外,夏季冷飲也是人們必備的降溫食物,可是到了秋季人體腸胃就會變得異常脆弱。每天早晨喝一碗粥,可以有效去除人體內部寒氣,避免感冒。
2、酸味食物除秋燥。秋季養生,食物是最重要的。蓮藕,山藥,百合粥,梨都是不錯的選擇,多吃以上食物可以有效擺脫秋天的干燥。夏季我們經常大魚大肉,胡吃海喝,然而,秋季應以清淡食物為主。
3、早睡早起能養肺。夏季,人們習慣夜生活,經常會到很晚才睡覺,但是秋天人們會很容易感動困乏,所以要改正以前的生活習慣,增加夜里的睡眠時間,早睡早起可以有效滿足“秋養肺”的標準。
4、后背雙腳得護好。 秋季溫度變化無常,特別是對于老人和孩子等抵抗力比較弱的人群,一定要及時添衣保暖,防止舊病復發,其中,肚臍、后背和雙腳是三個重要的部位,一定要注意防護。
5、按摩人中防便秘。秋季天干物燥的時節,極易引發季節性便秘,養生專家認為,中醫按摩法是一個有效防范途徑,身體仰臥,將兩掌心搓熱,兩手疊放在右下腹,按順時針方向按摩30圈左右。
6、吞咽唾沫擋秋涼。秋季的特點就是“涼爽”和“干燥”,其中“吐納健身法”是不錯的選擇,叩齒30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意送至丹田,緩緩做腹式深呼吸,有利于幫助人體抵御寒氣。
7、多“喝”秋風更健康。秋天的風是最干凈的,我們可以行走在公園,盡情享受秋季的涼爽,為冬季保健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