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強臺風“天鴿”已在廣東省強勢登陸!
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也將重大氣象災害(臺風)
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
這次的臺風到底有多強勢?下面就讓我們先看一個臺風帶來的實時視頻!
據南方網報道,預計“天鴿”登陸后將繼續向偏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廣東江門、陽江、云浮或茂名,半夜前后移入廣西境內,強度逐漸減弱。
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報道,今日(8月23日)強臺風“天鴿”來襲,廣東多地受災嚴重。中山一駕駛小型貨車男子,在駕車途中因臺風到來風力太大導致無法行駛。男子停車下車后,因小型貨車快被吹倒,他嘗試用身體支撐住貨車,后貨車被吹倒將男子壓倒。據坦洲鎮政府消息,男子已不幸遇難。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臺風來襲,帶來狂風暴雨,中山大批樹木因此倒下。在中山西區下閘西河東路,一名中年女子騎摩托車途中,被一棵倒下的大樹砸中。事發后,消防、醫護人員等多名救援人員到場,與現場多名熱心街坊一起,將女子救出。但不幸的是,女子仍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
據珠海新聞網報道,截至下午2時15分,民防行動中心分別在澳門和離島共錄得154宗事故報告。 至目前為止,于臺風期間,共有3名人士不幸身亡。另外,今早于筷子基雅典灣附近,有4名人士失蹤,其中2人獲救,2人失蹤﹔中午時分,內港一艘澳門停泊漁船沉沒,當局正在跟進中。
據廣州天氣報道,今天下午16時,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臺風級)中心位于廣東恩平市境內(北緯22點3度,東經112點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八級大風半徑范圍約190公里。預計,“天鴿”未來24小時內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據廣東天氣報道,預計,明日,受“天鴿”影響,廣東仍有大風和暴雨過程。明日起,廣東海面和陸地風力明顯減弱,臺風預警將解除。
三、關注和建議
1、當處于臺風眼區時,風力會短時減弱,但過后又會猛烈加強,所以請注意繼續在安全地帶躲避。
2、臺風是龐大的天氣系統,影響范圍數百公里,狂風暴雨并不只影響登陸點附近,請密切關注當地的臺風暴雨預警信息。
3、臺風登陸后還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風雨還將在較大范圍內持續一段時間,需防御臺風帶來的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
4、臺風登陸前后正值天文高潮期,需警惕風暴潮疊加天文潮對沿海港口、海堤及相關設施造成的危害。
今天10時,受“天鴿”影響,深圳市氣象臺已將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深圳三防指揮部同步啟動防臺風和防汛I級應急響應。I級響應期間,深圳全市范圍內實行“四停”,即停工、停業、停市、停課。
8月23日上午,臺風”天鴿“來襲,深圳氣象臺發布紅色預警信號,該市將進入臺風特別緊急防御狀態。記者在市區看到,樹枝折斷公交車遇阻、共享單車倒地、垃圾桶橫滾等亂象。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受其影響,福建東南沿海和廣東中部沿海的部分地區已出現暴雨,局地大暴雨,臺灣花蓮、臺東、屏東局地特大暴雨;廣東中東部沿海地區和島嶼最大陣風有9級至12級,局地達13級至17級。
根據臺風紅色預警,“天鴿”將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動,強度繼續加強,并將于23日中午前后以強臺風級別在廣東珠海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強臺風級,14級至15級,42米至50米/秒),登陸后向偏西方向移動,23日晚上進入廣西境內(強熱帶風暴級或臺風級,11級至12級,30米至35米/秒)。
“天鴿”的登陸將為華南沿海一帶送來急風驟雨。
大風方面,預計23日至24日,南海北部、臺灣海峽、巴士海峽以及廣東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廣西沿海、海南北部沿海將有7級至9級大風,珠江口附近10級至13級,“天鴿”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的風力將有14級至15級,陣風16級至17級。
降雨方面,預計23日至25日,廣東、廣西、海南及云南、貴州、四川盆地等地先后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地區累計雨量普遍有40毫米至80毫米,部分地區100毫米至200毫米,局地可超過350毫米;最大小時雨量有60毫米至80毫米;強降雨時段出現在23日至24日。
氣象專家建議,廣東、廣西、海南及云南、貴州、四川等地防范強降雨引發的城市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滑坡等災害;沿海地區需防范強風暴雨高潮位的影響。
中央氣象臺臺海中心預報員錢奇峰說,根據目前的預報,“天鴿”將成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他還介紹了“天鴿”的三大特點。
首先,“天鴿”名副其實,雖強度不輸其他臺風,但個頭的確較小。以十二級風圈半徑為例,“天鴿”只有40公里到50公里。這為預報員判斷它的強度變化增加了不小難度,因為個頭小,直到登陸前地面氣象站等才能觀測到“天鴿”帶來的大風。
其次,在近海區域強度快速加強。22日上午8點,“天鴿”用了快兩天的時間,剛從熱帶風暴級升級至強熱帶風暴級;22日下午3點,它很快升級到了臺風級;23日早晨7點,隨著距離我國陸地越來越近,它又升級到強臺風級。在不到24小時內的時間里,“天鴿”連跳兩級,從強熱帶風暴級到強臺風級的“變身”。
再次,預計“天鴿”登陸我國之時,正是其強度巔峰狀態。對“天鴿”來說,不管是垂直風切變條件,還是高層雙通道流出情況,近海區域環境非常有利于它發展增強。因此,在沒有地面條件增加阻力的海上,“天鴿”不斷增強,直至登陸后,在地形的影響下,它的強度才會逐漸減弱。
除了這三個特點,“天鴿”登陸的時間還很巧,恰逢農歷七月初二,趕上了天文大潮發生的時間。原本,臺風就會引發風暴潮,而當風暴潮與天文大潮兩個波峰疊加,對潮位的巨大影響可想而知,須做好高潮位的防范工作。
“天鴿”來了又怎樣?風雨再大也澆不滅我們上班的熱情!
玩笑歸玩笑,希望港珠澳的朋友們及時躲避,注意安全,向一線的消防、警察、電力、燃氣等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