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深海利劍》以海軍377潛艇官兵先進事跡為素材創作,講述了中國為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制定計劃網羅精英人才,為正在研發的新型潛艇培育指揮型軍官的故事。《深海利劍》是趙寶剛執導的軍事題材劇,由高旻睿、劉璐、王陽、徐洋、金禹伯、王佳宇領銜主演,張家鼎、韓宇辰、袁布主演,王強特別出演。
該劇于2017年7月27日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播出。
近日,電視劇《深海利劍》王陽首次通過一直播和影迷朋友們見面,并宣傳由趙寶剛執導的軍事題材電視劇《深海利劍》。首次直播50分鐘,吸引了超過90萬觀看量。王陽談起了此次嘗試和之前不同角色的感受,他說之前一直非常想演個軍人,所以這次非常有幸能接到這個角色,非常喜歡這個角色。
說起《深海利劍》的拍攝歷程,趙寶剛導演直言不容易,由于趙導此前一向擅長拍攝以青春、家庭題材為主的劇集,以往最難調度的是演員們的檔期。
而這次拍攝的《深海利劍》講述的是在潛艇上生活和戰斗的90后潛艇兵成長故事,所以潛艇成為了劇中的絕對主角。
因題材的特殊性,劇中拍攝的深海潛艇、軍艦等武裝軍備作為國土安全的保衛者,隨時隨地都會因為接到突發任務而立即出航。
為了配合緊張的拍攝時間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導演多次調整劇本內容,攜劇組全體工作人員,輾轉青島、大連、三亞、寧波、無錫、海口等多個城市以及海軍潛艇學院、大連海事大學。經過150多天日夜兼程的拍攝,終于完成了這部滿懷誠意的匠心巨制。
劇組300多人,無論導演、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是全程跟隨,從冬走到夏,每天堅持高強度的實拍。在青島、三亞等地拍攝期間,趙寶剛導演克服潛艇內部狹窄、缺氧等艱苦的拍攝條件,親自深入潛艇內部實景拍攝,并多次出海,啟用驅護艦、直升機、無人機,力求全方位展現我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實力,展現全體潛艇官兵昂揚的精神面貌。
趙寶剛導演此次懷著一腔熱血拍攝了《深海利劍》,是為了讓大眾理解當代軍人精神的內核,導演表示:“這次拍攝《深海利劍》并不是為了展現軍人有多苦,而是為了讓大家認識到軍人身上那種承受苦難的意識,讓大家看到中國海軍干干凈凈、陽光向上的精神。”
沒有什么比親眼看到更具有視覺沖擊力了,在《深海利劍》中,但凡涉及到船艙的畫面都是在真實的潛艇中拍攝而成。
鏡頭中看,船艙中布滿了各種操作按鈕,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應有盡有,但也因此可供人員活動的空間十分有限,本就狹小的空間讓拍攝變得難上加難。
具體地說,拍攝難是因為趙寶剛選擇了“真實潛艇+場景搭建”的方式進行拍攝,全部按照真實海軍部隊的“新型潛艇”進行還原。
而劇中的普通潛艇的部分戲份都是在真實的軍用潛艇中拍攝的,不僅內部空間狹小,鏡頭調度不易;而且潛艇還有作戰任務,所以劇組一切行動都要和部隊配合。
由于潛艇內空間非常狹小,劇組三百多號人在潛艇中的調度成為了重中之重,既要保持拍攝的正常進行,又不能因為工作人員太多而損壞潛艇內的精密儀器,所以拍攝設備的擺放很有難度,很多畫面的拍攝都需要精心協調取景,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來展現。
為了更好地展現潛艇中的生活,劇組多次下到基層潛艇部隊去進行采訪,體驗生活。趙寶剛就曾隨海軍潛艇潛入海底,感觸就是潛艇里面空間特別狹小,全是管道,“我的頭磕碰了好幾回,床鋪上下間距50厘米,我一起身就磕腦袋。”
趙寶剛認為最難以忍受的是孤獨,一個艙室幾個人三班倒,沒有太多交流的機會,這個樣子一個星期還可以忍受,幾個月下來精神壓力會非常大,所以劇中專門設置了為潛艇兵做心理疏導的女軍醫角色。
實景拍攝就這么拼了,在特效制作方面劇組更是費盡心思。凡是在水下的戲都是通過特效制作出來的,與很多備受詬病的五毛特效相比,《深海利劍》算是不錯了。
其中,潛艇在深海中前行、發射導彈、潛出水面等大場面十分震撼,而盧一濤、艇長在半空飄蕩,之后掉入海中被海浪拍打等畫面更是值得點贊。
劇中的幾位主角在歷經了“掉深”自救、荒島求生、新型潛艇極限深潛遠航、索馬里海盜護航對抗、艦艇編隊協同作戰等等事件后,最終突破裝備極限、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成長為我軍優秀的新型潛艇指揮軍官,成為我國萬里海疆的守望者。
趙寶剛導演此次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力求呈現出軍旅劇最打動人心的震撼效果,表現出軍人身上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因為無論哪個時代,無論哪個國家,軍人鋼鐵一般的意志都將是指引國家興盛富強的標桿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