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著蜘蛛絲,在高樓林立的紐約,有位紅衣身影悠然的蕩著秋千。
這就是“蜘蛛俠”,在全世界已經耳熟能詳的一位超級英雄。
如今,索尼版權下的蜘蛛俠電影角色,正式回歸漫威影業,打造了這部全新的《蜘蛛俠:英雄歸來》(以下簡稱蜘蛛俠)。
7月7日,美國上映,第一時間去刷了電影。
有趣的是,《蜘蛛俠》和前段時間的《變5》,都是2個多小時的時長。呈現出來的觀影感受卻截然不同。
《變5》看得讓人昏昏欲睡,《蜘蛛俠》則讓人意猶未盡。
截止目前,IMDB和番茄網給出的評分,都得到了爆表的口碑。當年,《鋼鐵俠》之前,漫威影業收益其實并沒現在如此風光,甚至于要“變賣”英雄角色電影版權。
于是漫威把X戰警,死侍等角色賣給了福克斯,把蜘蛛俠,賣給了索尼。
而蜘蛛俠這位超級英雄,在索尼影業的大力投入下,從2002年到2014年,就重啟了2次,拍了5部蜘蛛俠。每一部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如今漫威爸爸財大氣粗,想念“蜘蛛俠”,想召喚回這位吸金的兒子。
而蜘蛛俠也在“干爹”索尼的許可下,第三次重啟蜘蛛俠,并和漫威深度合作。給觀眾們帶來了全新的《蜘蛛俠:英雄歸來》。
漫威為了歡迎蜘蛛俠正式回歸,在影片開頭漫威logo演繹時,就用了蜘蛛俠的主題曲旋律,光從這點就能看出,漫威爸爸多么重視這次蜘蛛俠的回歸。
如果說,這次重啟的蜘蛛俠還是回顧帕克如何被蜘蛛咬到,蛻變成蜘蛛俠。那么真的就有炒冷飯的嫌疑。
好在,這次沒有老調重提,而是鎖定在帕克的高中生活,展現一個15歲男孩,如何從一個蜘蛛男孩,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超級英雄--蜘蛛俠。
超級英雄的電影看過很多,但確實沒看過一位15歲的超級英雄成長日記。
真新鮮。
影片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隊長3》之后的時間節點。
在《美隊3》中,鋼鐵俠邀請蜘蛛俠臨時性加入他的隊伍,對抗內斗。
年幼的蜘蛛俠就此上癮,感覺自己受邀加入了一場英雄明星大派對。
沒見過世面的15歲蜘蛛俠,趕緊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次珍貴的“旅途日記”。這正是現在年輕人喜歡干的事情。
比如,去拜訪鋼鐵俠的路上拍,
打斗時候拍,
打完之后在賓館拍,鋼鐵俠送他回家時他也拍。
如果不是擔心身份暴露,直播都有可能。
真過癮。
正好,影片也利用這些帕克自拍的片段,把復聯的超級英雄,和蜘蛛俠很好的做了一次對接。
正因為鋼鐵俠在《美隊3》找到了蜘蛛俠,自然而然在《蜘蛛俠》里,鋼鐵俠就做起了扮演帕克“父親”角色。
他為給帕克配備了自己的助理,全天候“看守”式成長。24小時電話熱線,隨時可以咨詢任何問題。
最重要的是,在《美隊3》戰斗中,給蜘蛛俠定制的蜘蛛俠裝,留給了帕克。
有了鋼鐵俠為蜘蛛俠打造的這身戰衣,讓蜘蛛俠的技能增添了更多科技樂趣。
比如,胸前的蜘蛛logo不光只是標志象征,還能充當無人機。
手臂上在高空跳躍時,有補助飛行的網質材料。
臉上的蜘蛛眼,其實是也是一個投影屏幕,可以在作戰時候,隨時分析敵情和戰況。
手上發射的蜘蛛液,也不再是傳統的吐絲而已,而是可以帶電帶網,幾百種模式。
另外還增加了一個人工智能在蜘蛛裝里,隨時排憂解難,典型的鋼鐵俠套裝旗下產品。
帕克得到這身行頭,再加上和明星英雄戰斗過后,再也平靜不下那顆躁動的心。
15歲的他,想要成為下一位超級英雄,更重要的是,帕克極力想要的證明自己。
這不就是我們曾經十幾歲時青春期,你我都有的成長過程嗎?
這還沒完,影片中的帕克高中生活,逃課,被去教導室接受再教育,有暗戀的女孩,有無話不談的哥們,有嫉妒挖苦你的同學。
這些我們曾經年少所經歷過的成長煩惱,《蜘蛛俠》一一還原,一樣不少,讓人倍感親切。
而帕克一開始,只是作為“社區小英雄”,做一些其實正常人都能做的好事。
比如,單純給老奶奶指路。
偶爾,終于逮到“獵物”,抓一些所謂的偷車賊,但說不準人家只是車主而已。
這時候漫威之父斯坦李也不忘客串一把。
之后蜘蛛俠在一次次的打擊罪犯的路上,不斷吃虧,不斷受挫,不斷懷疑自己。
這些故事的設計,都在一次次刷新觀眾對超級英雄的定義。讓觀眾和帕克一起思考,超級英雄,其實和正常人一樣,需要腳踏實地,需要能力和責任的權衡。
尤其是影片中的幾次戰斗,都緊扣帕克成長的心路歷程,而不是單純為了打斗而打斗。
比如打擊搶劫ATM的罪犯,年輕的蜘蛛俠甚至連如何擺造型威懾壞人,都要現學現賣。
最后罪犯沒有逮到,還把對街的餐飲店給毀了。
是為民除害,還是為民添災。在帕克心里,開始萌生了思考。
第二次打斗,蜘蛛俠被超級反派禿鷹盯上,禿鷹輕而易舉就把沒有經驗的蜘蛛俠干倒。
要不是鋼鐵俠及時相救,后果不堪設想。
這一次的較量,讓帕克重新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就像鋼鐵俠和他說的,“相信我,如果當時美國隊長要殺了你,他絕對能做到”(指的是美隊3打斗時)。
到了船上大戰,由于帕克還是太年輕氣盛,想要證明自己,他并沒有徹底吸取之前的教訓,結果在打斗過程中,間接造成了船體被切割成兩半,險些造成人員大量傷亡。
這一次,帕克真的覺得自己犯錯了。
就像我們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碰了一鼻子灰。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因為這事件,鋼鐵俠收回了蜘蛛裝,帕克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超級英雄的定義。
能力和責任,重新被思考。這正是帕克和我們年輕時一樣,自己給自己上的一門必修課。
影片把打斗和帕克心路歷程成長結合在一起,讓每一次打斗從不孤立存在。這樣的故事,扎實,連貫。
另外影片還不忘在縫隙中穿插各種搞笑包袱。這是漫威最拿手的幽默梗。
帕克的好搭檔,就是搞笑的擔當,當他知道帕克是蜘蛛人以后,秒變十萬個為什么。
“你會產卵嗎?”
“你會召喚一大群蜘蛛嗎?”
“你能射多遠?”
這種無厘頭的問題,頻頻騷動觀眾的笑穴。
轉折來了,夸了《蜘蛛俠》這么多優點,難道他真的這么完美無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