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這部劇正播到精彩處,人人羨慕的幸福全職太太羅子君在經歷丈夫出軌、離婚、為兒子的撫養權鬧上法庭、被丈夫誘騙搬出原來的大房子后,一步一步走上獨立。
羅子君剪了短發后,精神氣都有了極大的改變
她找到了一份品牌專賣店的銷售工作,在法庭上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和情感打動法官贏得了兒子的撫養權,并冷靜應對了與破壞她家庭的“第三者”凌玲的對談,淡定的撕逼現場實在讓人拍手稱快。
看著從眾人艷羨到一無所有,再觸底反彈重新獲取生活意義的羅子君,我想起了十年前的《奮斗》。誰還記得,曾幾何時馬伊琍在《奮斗》里飾演的夏琳,才是搶了別人男朋友的那個人呢?
《奮斗》中的夏琳,是很多觀眾對馬伊琍念念不忘的角色之一
《奮斗》里,夏琳是一個極具個性、極有才華、極度瘋狂的女孩。她與男主陸濤的愛情毫無來由卻又自然而然。剛開始相愛時,他們風風火火不顧一切,連對白都那么的情緒化。
夏琳出國前忍不住去找陸濤,她抱住陸濤說:“我想給你打電話,可是我怕我聽到你的聲音就會心碎,你真的會到法國來看我嗎?”“可是有兩個月,我等不及了,六十天!”
如此動情又小心翼翼,讓人幾乎忘了她是那個在出國與愛情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出國,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獨立女孩夏琳。
如果說在《奮斗》里,夏琳對陸濤是愛情大過天的瓊瑤式愛戀,那么在《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就是從婚姻失敗看透現實的亦舒式人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夏琳最終用自己的奮斗獲得了閨蜜的認同與原諒,而羅子君也在離婚看清前半生的失敗后重新出發,女主似乎永遠都有光環。但其實,女性獨立的魅力才是她們最大的光環。
獨立如《奮斗》里的夏琳,在愛上陸濤后,卻慢慢開始一切以陸濤為中心,慢慢失去自我。在失衡來臨之際,她醒悟,并決定離開陸濤。她對陸濤說“我只能自己去創造機會,我的機會不在你身上,而在我自己手上。你叫我明白了,別人再大的事兒也是別人的,自己再小的事兒也是自己的。”“我現在對自己不滿意,我必須像你一樣去努力去奮斗之后,我才會對自己滿意?!?/p>
當陸濤成功時,夏琳選擇離開,因為追求自我更重要
夏琳是個從一開始就認清自己所求的女孩。她愛上陸濤,迷失過一段時間,卻也最終決定出走,尋找自我,重新找回價值,去愛自己和愛身邊的人,她是幸運的。
相較之下,早早就將自己的人生交托給丈夫、交托給家庭的羅子君看似幸福卻十分不幸。她早早的就被磨去了獨立的爪牙,太過自信的將自己整個人生交托給了別人,交托給了家庭。多么諷刺,那個曾經承諾養她一輩子、讓她不要工作的丈夫陳俊生,卻對情人抱怨道“她什么都不想干,也干不好”。
而同一時間,在面對閨蜜唐晶提出丈夫出軌的假設問題時,子君卻選擇了不假設、不考慮。
也許事實上,在看似嚴防死守的背后,子君心里懷著的依然是對俊生萬分信任的天真。她的 “捉奸”“調查”更像是茶余飯后的游戲,不仔細觀察,也沒認真考慮。才會在初遇“第三者”凌玲時錯失了太多細節,甚至自顧自的與凌玲“自來熟”“拉家常”,讓作為旁觀者的閨蜜唐晶和觀眾看得內心焦躁。
終于,離婚還是被俊生提了出來,子君的天塌了。作為全職太太的她,一廂情愿的哭喊著“他說他要養我的,這個家就是我的工作”“你根本不懂得不求付出的回報是什么”,一廂情愿的以為自己守著當初的那個誓言,俊生就沒有理由離他而去。
她跑去想找凌玲理論,跑去與俊生推心置腹的交談,哀求著挽回婚姻,卻只得到了俊生面對她冷酷得仿佛路人的一句回應“我愛她,無可救藥的愛她”。
這句愛情宣言,曾是當年俊生對子君無比忠誠的情話,現在,卻仿佛是對于他們婚姻的一句無比嘲弄的笑話。
而子君也終于理解并認同了閨蜜對于婚姻的見解:“結婚生子好像是男人騙女人吃下的毒蘋果,從初嘗甜蜜到幾近毒發身亡,我用了八年”。
吃下毒蘋果的子君失去了獨立能力,也失去了女性那份自尊自信的魅力,她變得只為家庭而活,她變得格局狹窄。如同閨蜜唐晶所說的,“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子君成為了被甩下的那一個。
從大哭大鬧到認清事實,子君走過了艱難的一段,只是更艱難的還在后面。確定離婚之后,兒子撫養權、財產歸屬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八年不曾獨立過的子君如何獨立撫養兒子,連她自己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不得不說,馬伊琍對羅子君從痛苦迷茫到堅忍獨立的精神狀態轉變,演繹得實在是太過入木三分,真實得讓人唏噓。
在承受了前夫請來的離婚律師的精神壓迫后,羅子君回到住處,思緒萬千。她平靜的表情下是幾近崩潰的情緒和對自己的全盤否定。然而,即便是如此絕望的情緒,作為深愛自己兒子的母親,她最終想到的依然是要接兒子放學。
在找工作面試接連失敗來到超市,再一次被拒絕后,羅子君轉身離去的瞬間想到了兒子的撫養權問題。為了爭取贏面,她放下了自己作為陳太太時的“驕傲”,哭著請求店長讓她試幾天。
羅子君哀求爭取工作機會
在工作的品牌專賣店遇上了老同學,她尷尬得想躲避。避無可避被當眾拆穿離婚的事情、被其他店員討論,她氣得“想把手里的鞋盒往這些人身上砸過去”,卻一眨眼一咬牙又微笑著繼續推銷鞋子。
每一次崩潰和向前,讓人感受到的都是那個曾經安逸幸福的全職太太一點點重塑自我,摸黑前行的過程。有人感嘆子君崩潰時的想法和自己的經歷似曾相識,更多人則是覺得,獨立的子君,越來越招人喜歡,越來越美了。
“能夠做成一件事情,證明自己還有價值,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就像重新年輕了十歲,覺得身心輕快,覺得想要接受更多的挑戰。”
亦舒曾寫道:“當一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的時候,他可以為她做一切事情”“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他的女人,她哭鬧是錯,靜默也是錯,活著呼吸是錯,死了都是錯。”將人生全部寄托在男人身上并祈求他負責到底,最終的結果,幾乎等同于將自己的價值和對錯全部建立在這個男人身上。子君這樣做了,于是曾經的她“美好天真需要保護”,現在的她“什么都不想干,也干不好”。
以愛情為大,以誓言為重的女人,難免會弄混了愛情和義務。愛永不是義務,婚姻也永不是女人不再獨立的借口。因為獨立,所以能保有自己的思想,不被家庭填滿而變得格局狹窄;因為獨立,所以能在風暴來臨時與愛人攜手并進,更好的愛自己和愛身邊的人。
現實生活中,馬伊琍、袁泉、吳越都是講究獨立精神,生活自得其樂的女性
說到底,獨立的魅力始終是女性最大的光環,十年前的夏琳如此,十年后的羅子君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