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調侃,每一個愛美的女孩,都是爬過無數“坑”的天使:她們也許都買過無用的“爆款”、買過真的不好用的所謂“平價貨”、更花大價錢買過僅僅是包裝好看的閑置貴牌化妝品。可親愛的姑娘,化妝品的實質畢竟就是消耗品,并不能永世保存,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保質期,當你買下來的一刻,它的價值就已經開始下跌,即使是全新的商品拿到閑置二手市場售賣,人家說不定還跟你對半砍價。
更何況,姑娘們每天還會被各式各樣偽裝成干貨的美妝軟文輪番轟炸,尤其對于剛上大學想趕緊“變身”找男朋友的女孩來說,要學會一手真正自然好看、適合自己的妝容,其難度不亞于西天取經,恐怕要經歷的不止“九九八十一”。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全世界都知道的氣墊粉底,從日韓平價到歐美大牌,幾乎所有牌子都在賣,但是氣墊粉底最早確實是由平價品牌推出的,后繼者不過是延續了這種火爆的形式而已。那么,單論歐美貴牌氣墊和日韓平價氣墊,到底孰優孰劣呢?
最近,網易美學的聯合測評欄目就專門針對氣墊粉餅做了一期非常全面的測試,相對于網上魚龍混雜的UGC,能夠動用“官方”力量組織PGC,真金白銀花錢去買產品(而不是靠品牌贊助)的去做測試的美妝社區,也已經不多見了。據悉,這次測試是經過網易美學4位不同膚質的工作人員,耗時20多天,上臉體驗21款氣墊,每天記錄使用心得,拍前后對比照得出的結果。先不透露過程,直接給各位看一下結果:
(網易美學測評截圖)
那么,這個結果究竟是經過怎樣的過程得出呢?給大家看一下她們到底都做了什么:
(網易美學測試合輯截圖)
為了讓用戶直觀的看到氣墊粉撲的吃粉情況,網易美學的工作人員甚至剪光了20個粉撲:
(網易美學測評截圖)
不僅如此,她們還進行了1、遮瑕力測試(統一寫字、拍打)2、黏膩度測試(統一粘亮片)3、持妝度測試(手機屏幕按壓臉部)4、剪粉撲測試5、上臉測試等五種維度的測試。說實話,對待美妝產品這種科學家實驗般的求知精神,恐怕全網沒有第二家。為什么?
同樣以人氣較高的社區型產品小紅書為例,小紅書上也有不少美妝測評,不過大部分都是用戶自發上傳的,內容大都為個人使用感受,并沒意義客觀的依據,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屬于使用心得,而不是“測評”,比如以下這篇我通過在小紅書App內搜索氣墊測評得出的熱度較高的一篇所謂測評文章:
(小紅書搜索關鍵字氣墊測評截圖,紅圈為所選擇文章,紅心數3000+)
首先,在氣墊測評關鍵字下排名最高的一篇,并不是真正的測評,而是一篇化妝教學文,而且點進去之后內容的邏輯也不清晰,多數還帶單獨跳轉鏈接,比如打開這篇熱度最高的教學文里面,所謂的上妝第一步打底隔離的具體介紹,還需要再跳轉到某個文章去觀看,用戶很容易看著看著就找不到原文,甚至被帶到其他“坑”里了。
那么看回這篇熱度最高的自稱良心底妝測評文章,實際上只是簡單的羅列產品和介紹使用感受,并且附上個人評分,而且在排版上頭圖位置就將所有的價格羅列出來,顯得較為雜亂。更重要的是,文中所介紹的氣墊,在文末給出了非常明顯的小紅書福利社購鏈接推薦位(見截圖紅框所標示):
(小紅書用戶測評文截圖)
看到這,不僅讓人對于小紅書的商品推薦機制感到疑惑,先拋開所謂良心測評文的科學性不說,用戶在文中推薦了17款產品,但是官方在文末“你可能會喜歡”處卻只著重推薦了三款商品,而且擺在最顯眼位置的商品并,卻非作者在心得中給出五星評價的商品。
看到這里,也許各位會對到底什么樣的內容才能稱得上良心、稱得上測評有所感知了。許多時候,其實也許真的不是消費者盲目,而是他們面對的環境實在太“兇險”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可能就是我明明只想買一個蘋果,你卻給了我一篇森林,還告訴我森林邊有個臨河的房子,到最后,想買蘋果的我,卻把整個房子包括家具和鍋碗瓢盆都買下了。
網易美學今天能夠組織人力去做這樣的美妝測評,其實就是想回歸一個工具型社區的初心和本真,用最純粹、干凈、專業的內容,去幫用戶做減法,去找到真正最適合自己的美妝產品。正如網易美學負責人王詩沐所說,正因為這個新生的產品并不需要介入電商,才有更多的勇氣和底氣,去客觀的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事情,去直接和用戶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