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過了3月8日“女神節”,日子就馬上要到3月15日“上帝節”。相信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少公司都很忙,通宵加班備材料、寫聲明、擬公告,以應對或將到來的央視點名。所以對于企業而言,315絕對變成了實打實的“公關節”。有備無患,畢竟,鬼知道會發生什么。
而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被點名后所要面臨的問題可能就更嚴峻一些,這一點也讓股民們不免跟著操心。回過頭來看,歷年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上市公司及其股價往往都很慘,所以投資者也務必做好提前“排雷”,不然可就呵呵了。
今年來看,酒類、食品、醫藥、地產和汽車幾大行業依舊被業內人士歸為危險板塊。而隨著電子產品、網約車、共享單車的火爆,這些跟百姓息息相關的產業中槍率就可能更高一籌。這里簡單為大家梳理一些筆者認為的一些高危套路,供大家參考。
其實這問題不是一兩天的了,去年底工信部還針對這問題專門出了一項規定,明確基本功能以外的軟件可卸載。當然,這個規定的執行時間,定在了今年7月1日,所以各家廠商難免要上演一場“最后的瘋狂”,這種爛俗的橋段。
眾所周知,智能手機普及了,廠商也是絞盡腦汁地想從中多撈一點,再多撈一點。不管是為了推廣自家產品還是為了從第三方手里獲利,新到手的機子上面就掛滿了各家APP,而且還是強制安裝,無法卸載。
說到這里,估計不少蘋果手機用戶都感覺當頭中一槍吧?確實,國外用戶用著方便的,甚至是網上大神拆解的那些“蘋果手機你不會的神技能”,更多時候并不讓中國用戶覺得適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所有用戶都該有自己選擇APP使用的權利。那么這種強制消費就差點意思了。對了,蘋果iOS10雖然支持對App“移除”,但只是移除圖標,App依然還在系統里面。這事你們都知道吧?
NO.2 網約車司機不接網絡照樣扣錢
這兩天,一位地產評論人的網約車經歷,在微博上轉得火熱。事情是@王毅敏 在重慶叫滴滴快車,司機接單后卻并沒有接人,就直奔約定地點而去,并且在到達地點后直接扣了其支付寶自動支付的9元錢。中間王毅敏打了好幾個電話試圖聯系司機卻并沒有得到回應。而更讓人接受不了的事,事后滴滴公司的處理方式并不讓人滿意。
在網約車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毫無疑問在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傳統出租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如何讓一個便民的新行業在未來更加健康地走下去,似乎成為一個更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NO.3 訂機票捆綁各種券沒誰了
雷科技此前曾報道,春運前夕在互聯網OTA平臺(在線預訂網站)訂機票遇到的套路,簡單地說就是你在買機票的時候,會“悄悄”給你捆綁可能不需要使用的接機券、門票券、酒店券……然后結束了還默認讓你“貸款”用上平臺的分期,這些套路現在已經風靡各大OTA平臺,可能在今年被央視關注。
NO.4 一元奪寶愈演愈烈
一元購、一元奪寶類平臺存在變相的博彩性質,很容易讓一些用戶沉迷其中,去年央視已經多次報道這個業務存在的問題,當時還出現不少因參加一元奪寶而傾家蕩產的用戶去互聯網公司維權的事件。而今年來看,這些奇葩行為并未有所收斂。那在一元類平臺遍地開花之后,央視可能會重手關注這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