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前320年—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梁啟超的考證,戰國期間總共戰死200萬軍人,而《史記》記載,白起殲滅六國軍隊至少97萬。
白起被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蘇代冒險赴秦離間秦相應侯范睢獻城議和,沒能在坑殺40萬趙卒后滅了趙國,而二年后趙國食言不獻城并啟用老將廉頗,白起因對上次撤兵耿耿于懷,二次借抱病拒絕秦王親自登府請出山去攻打邯鄲,秦軍久攻不下,白起有當年不聽我言的言論傳到秦昭王耳里,引起秦昭王震怒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號爵位,貶為士伍,并強令他遷出咸陽。而白起因病體不便并未立即啟程。三月后,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而秦相范睢認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一旦出城,為他國所用后患無窮,故當白起行至杜郵(今陜西咸陽東北處)時,秦昭王派使者賜劍命白起引劍自刎。時為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作為戰國時期秦國的將軍,為秦昭王征戰無數,討伐六國,使六國人民聞風喪膽;作為統帥將領,他善于用兵,一生征戰三十七年,并且毫無敗績。這不僅僅是用“出色”就能形容的了的,他是當之無愧的——戰神。白起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人,從小家里長輩就希望白起長大像武器一樣,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統帥、將領。長大后,白起也沒有辜負長輩的希望,從小便開始從軍打仗,并且屢立奇功,成為受朝廷重視的一名優秀的將軍。白起,善于用兵,并且對行軍打仗有著獨特的天賦,再加上白起從小沈默寡言,隱忍果斷。在戰爭中,他的這些天賦體現的淋漓盡致。白起從軍三十七年一來,征戰無數,殺敵無數,更為重要的是,他不僅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戰績最輝煌的將軍,更是歷史上唯一的有不敗戰神之稱的將領。
并且,白起,打贏得戰役,還有更多的是以少勝多,白起不僅有高超的戰術,還有高明的戰略,目標明確,能夠“穩、準、狠”的殲滅敵對國,取得絕對性的勝利。不僅如此,白起指揮的戰爭的規模很大、也很殘酷,簡直在歷史上、乃至世界上都鮮有能比者。可以說,在當時那個“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戰國末期來說,白起是當之無愧的“戰神”,同時,白起也為秦國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