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你會非常后悔沒有看到這篇文章!
講真,如果我早知道有“聽力寶聽力檢測儀”這種“黑科技”,我想我今天心情會好很多。
過年回家,爸爸身體看起來還算硬朗,但是我發現,他的聽力已經大不如以前。
那天爸爸站在窗前看著外邊,窗戶開著我擔心他著涼,就喊他披件衣服,結果喊了兩次爸爸都沒有反應。大哥過來拽拽我胳膊,小聲和我說:“爸爸耳朵笨了(聽力不好了)”。一瞬間,我就覺得爸爸的背影顯得佝僂了好多,心里的酸楚一下子難以自抑。
大年初二,我就帶著爸爸去了當地最好的醫院,找同學介紹了一位耳鼻喉科的大夫,給爸爸檢查聽力,檢查的結果很遺憾,大夫說爸爸聽力恢復的可能性不大,建議佩戴助聽器。好一點的單耳助聽器要萬把塊錢。大夫不經意地說:“你父親年紀并不算太大,對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他的聽力喪失的有點早。如果能從年輕時候好好愛護耳朵,其實到了老年,大部分聽力問題是可以避免的。”我急忙問,怎么愛護聽力啊?大夫說,“人在35歲以后,其實聽力就已經逐步開始下降,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的聽力進行經常性的監測,有什么問題,及時就醫,這樣才能保證聽力的長期健康。”
經常性監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再說一個我的親身經歷。我一閨蜜,去年開始感覺經常出現聽不清人家說話的情況,著急得睡覺都睡不好。結果我陪她去醫院檢查。你也知道在大城市的大醫院,掛號是多么難的,好不容易見了專家,介紹了2分鐘情況,專家就開了檢查單,讓我們去做聽力測試等一系列檢查(清潔耳朵,測聽,血檢……)。于是出門右拐,先交費,300多軟妹幣又不見了,檢查聽力的人排成了長隊。不到醫院,真不知道會有這么多人。輪到我們,就已經快中午了,檢查項目挺多,等我們拿到檢查結果,專家已經下班了,只好等他的下次門診,到了第二周,又是一番折騰,終于掛上了號,專家態度很好,給閨蜜看著檢查結果分析,“你這屬于波動性聽力下降,因為治療不及時聽力已經受損了,現在要引起重視開始治療,而且要定期來復查治療的。”聽了專家的話,閨蜜嚇得不輕,專家開了一堆的藥,然后打道回府。過了一段,我催她去復查,閨蜜無奈一攤手,表情都要哭了:“上次檢查檢查費加請假扣錢,前后已經1千多了,你看我手邊還這么多活,哪有時間天天去醫院折騰啊。”好吧,于是,她的耳朵就繼續湊合著……
人人都知道耳朵重要得不得了,聽不見世界就等于喪失了一半的世界,但因去醫院聽力檢查繁瑣費力,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聽力正在一天天下降。或者已經意識到了,只能無奈地忍受。要知道,聽力一旦出現問題,在兩周內及時檢測干預可以恢復,超過一個月就無法恢復了。聽力治療的成本,從以上兩個案例就可見一斑了。去醫院的康復治療需要不斷地奔波醫院,反復掛號問診檢查治療。去醫院花時間,花精力,花錢,還影響心情。一次一千,一年就得上萬,而完成治療,驗配助聽器好一點的單耳一萬,雙耳兩萬。助聽器也是電子產品,有自己的使用壽命。這源源不斷的治療康復支出,又豈是一個普通家庭可以承擔的。
直到我知道了還有“聽力寶聽力檢測儀T100S”這種“逆天”的“黑科技”。拜一朋友所賜,我獲得了一個寶貴的內測機會,我剛拿到手的時候,真是風中凌亂了:這,這不就是一個藍牙耳機嗎?
是的,它就是一個藍牙耳機!但是它的“黑科技”就在于,這款“看起來就是一個藍牙耳機”的“藍牙耳機”,它真的可以進行非常專業的聽力檢測!
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聽力寶”的APP,然后把這款“聽力寶”塞到耳朵里,根據手機APP的提示,很快就能得到一個直觀的聽力測試結果。
我試了下,不到5分鐘就得到了結果,我自己的聽力還屬于正常。但是右耳比左耳差了一點點。當我把這款“聽力寶聽力檢測儀”介紹給我那位波動性聽力下降的閨蜜時,她這次開心得又要哭了。這下,她終于不再擔心沒時間、沒精力跑醫院來實時監測自己的聽力狀況了。
得知這款“藍牙耳機”已經在京東開始眾籌了以后,我立即去下了單,給自己和父母買了兩個。
不過,我依然還是有點難過,如果這樣的產品能夠早點面試,我想爸爸一定能夠聽到我喊他加衣服的聲音。如果你也關心家里父母的聽力,還是去看看這款產品吧,也就幾頓飯錢,和老人的健康比起來,哪個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