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測為殺害金正男的女性
國際在線專稿:據韓聯社2月15日報道,馬來西亞警方對金正男在機場遇害的監控錄像進行分析,發現了身著短裙的嫌疑人。
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The Star》公開的監控錄像顯示,被推測為犯罪嫌疑人的女性留著短發,身著長袖T恤和短裙。當時,該女性背著挎包站在機場外面,好像在等待著什么。據悉,該女性穿著跟普通游客沒有區別。
此前,據韓國航空公司相關人士透露,金正男是被兩名女性投擲不明物體而致死。但是,據《The Star》的報道,金正男因臉上被潑灑不明液體而死亡。據判斷,潑灑在金正恩臉上的不明液體是不容易購買到的毒性物質。
最后,兩名女性嫌疑人乘坐出租車逃走,馬來西亞警方正在對她們進行追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情人節晚上的這個大新聞,想必大家也已經被刷屏了——“據韓國媒體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之兄金正男,在馬來西亞機場死亡”。
在消息繼續飛的過程中,金正男的死因已經有了多種說法:毒針、濕布捂臉、液體;而如果不是馬來西亞警方的證實(雖然目前也有“無證據證明他殺”、“輕度癲癇發作”等多種消息),單是韓國媒體的消息源,則更讓人持謹慎判斷態度。就在本文即將發出時,路透社又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美國堅信此事是朝鮮特工所為。
俠客島第一時間聯系了島上接近半島方面的資深人士“青丘言”對此事進行分析。以下是青丘言的分析。
詭異
從現在各方消息源判斷,金正男死亡很可能屬實,但死因還沒有確定。如果是在機場死亡,機場應該有相應錄像,有待公布。韓國國民之黨黨代表樸智元稱,馬來西亞提供給韓國的錄像上有兩個女人,把什么東西往金正男臉上蒙,但是還未公布這樣的錄像。
整件事當然是很詭異。
首先是時機很詭異:今年三月初,韓美要針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斬首行動”的聯合軍演;那邊朝鮮剛剛搞完導彈試驗,特朗普又新任不久。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了這樣的死亡方式——如果真是如新聞所報那樣的話,這種暗殺的方式真是非常“老套”。
更詭異的在于,在這樣一個堪稱“精確”的高度時間契合點上,從作案手法、做法、可能性上,目前的新聞都指向朝鮮方面;但這種線索的高度指向,本身是值得懷疑的。
我也詢問了有關人士。他們的質疑點在于:第一,新聞本身,為什么是韓國先報,不是馬來西亞?昨天上午8點發生的事兒,如果正常的話,首先有新聞報,應該是“不明身份的朝鮮男性出了什么事兒”,死在馬來西亞。馬來警方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準確的東西出來。第二,為什么是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從事情發生的前后順序看,都指向朝鮮,這就值得我們去想了。
第三,如果說是朝鮮下的手,暗殺的動機何在?
這很重要。從朝鮮方面看,似乎沒有必要的動機去殺他。首先,朝鮮國內知道他的人非常少;其次,即使朝鮮國內局勢有變,金正男回來接手權力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最重要的是,如果朝鮮動手做這件事,只會對其有負面影響,只會讓其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差更壞。所以,為什么要這么做?說實話,從邏輯上看,就是朝鮮人都不能理解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如果說朝鮮不愿意殺金正男,也不是沒有合理性。
邏輯
目前,馬來西亞警方還沒有證實死者是不是金正男本人;如果是,死因如何?還是要抱謹慎的態度來看。畢竟詭異的點太多了。
當然,如果說是朝鮮干的,他的動因在哪兒?有可能像韓國方面所講的,朝鮮的安全保衛部剛剛被清洗過一遍之后,下面的人為了過度表示忠誠去做這件事。有這種可能性在。但反過來想,用這種老套的手法去做,是不是有種“高級黑”的感覺?
第二種,如果不是“刺殺”,是“得病”?這個要看馬來西亞方面怎么說,尤其是尸檢的結果。
第三,可能比較陰謀論,但也可以推演。有朝鮮人問了我一個問題:殺金正男,對朝鮮的好處是什么?或者說,整件事對誰最有利?這可能也是分析這件事的關鍵點。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韓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下手。
因為從整件事看,誰得利最多呢?韓國保守派有關的人。如果金正男死掉,而大家都去懷疑朝鮮的話,韓國方面其實是得利的,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脫離目前的困境,也可以在國際上顯示朝鮮“殘忍”“不顧人權”的一面。或者說,完全可以通過這一件事,通過一個人的死,來激發全世界對另一個國家的反感,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推動力還是有的。
當然,如果陰謀論的說法成立,這件事就完全可能是東北亞局勢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我們要看未來朝鮮半島形勢,可能是處在一個關鍵期:三月初的韓美聯合軍演,不僅規模很大,同時目標一是跟薩德有關,另外就是“先發制人”甚至是“定點清除”。從這個角度看,此次事件會否是一個配合行動?因為事實上從2015中旬到現在,韓國對朝的情報活動、綁架暗殺明顯呈活躍態勢。接下來是不是延續樸槿惠時代這種對朝的做法?也有待觀察。
之前之所以對這個新聞謹慎,是因為韓國媒體對朝鮮的報道一向有真有假。最典型的就是李永吉的事,當時韓媒言之鑿鑿地稱其如何如何被殺,但后來到朝鮮黨代會,李永吉出來了,還成了候補委員。類似例子還有很多,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放料出來。
甚至,有時候朝鮮也不想跟著南邊走,將計就計,不主動辟謠,往往等韓國媒體報道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后,再用事實去反駁,讓大家自行對韓媒的可信度產生懷疑。
所以,我們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至少在新聞報道上不能完全“隨韓起舞”。無論最后這件事是真是假,我們都可以按照邏輯,從半島本身的合理發展態勢,去思考一下,這是不是韓國輿論戰的部分。此次事件也看出,國內媒體基本上完全隨之而動了。當然,你如果要讓朝鮮方面出來辟謠,那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話語權還是掌握在韓媒等西方輿論手中。
總體上說,中國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有自己對半島局勢的判斷。退一萬步講,金正男確實是被朝鮮方面暗殺了,那對朝鮮半島的進程影響有多大?只不過是在大家眾多對朝鮮的認識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增量而已,不是質的變化,幾乎可有可無。畢竟,在國際上,在國家形象方面,韓國和朝鮮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金正男個人資料
金正男,金正日長子,童年在蘇聯度過,青年時代曾經留學瑞士、日本和俄國,所學專業是電腦科學。1995年被金正日授予人民軍大將軍銜。先后任朝鮮國家保衛部海外部門負責人、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指導員、朝鮮國家公共安全部負責人、朝鮮電腦委員會主席等職。2014年5月4日金正男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一家高檔意大利餐廳現身,從而打破原朝鮮二號人物張成澤遭處決后,他選擇藏匿的傳聞。2017年2月13日,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