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 有沒有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是個名叫采銅的網友自創的理論:
當我們評價一個事情值不值得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想:
一是該事件將給我帶來收益的大小,比如說認知、情感、物質、身體方面的收益;另一個該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半衰期長的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會持續較久較長。
這兩個維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個四象限圖。我們的 生活 、學習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進里面。
人一生所做之事有四類情況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 愛 、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方式、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買一件時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頓大餐、看AV擼管;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漫無目的的網上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等進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如果我們反省一下可能發現我們平時做的最多的、最喜歡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其次是低收益、短半衰期事件,而另兩類長半衰期時間我們往往做的很少、或者做的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備做的條件。
這個現象就導致了一種結果,就是我們不自覺陷入了一種短半衰期的沙坑中。
在沙坑中我們總是一次次把沙子抓起來,剛獲得一點快感,沙子就已經從指尖滑下,然后重新來過。即便這個過程重復再多次,我們還是得到相同的結果。
每一天都是新的,但每一天都在重復昨天的事。
但是長半衰期的事情就不一樣,它的效益可以積累加疊加。
即便每一次時間的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他的半衰期足夠長,這個效益就可以傳遞下去,成為未來成功的一塊小小基石。
比如背單詞,盡管可能過幾天就淡忘,但是當你重新背這個單詞的時候,第一次行動留下的底子還在那里,他可以降低你再次記憶背誦的難度。
不管是改變世界的人,還是創造了萬億級 商業 帝國的成功者,亦或是人生過得富足而豐滿的人,如果你回過頭看他們做過的事,都是那幫做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情比較多的人。
創哥翻閱了近300位創始人,發現了一些共通點:
喬布斯:睡朋友家地板蹭書法課
2005年,斯坦福大學,喬布斯在這里留下了三段極其出名的演講,其中最著名的是那段關于他和書法的結緣。
大學時期的喬布斯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一上大學就成了邊緣人物,打死不上自己不喜歡的課,卻唯獨堅持上完了書法課。
這個經歷鍛煉了他的審美品位,從而使得他在后來蘋果產品的設計中特別注重產品的美感,為其傳奇式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每天寫幾個字練習書法,這件事情的收益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不明顯,但對人生的影響也許可以沉淀下來,在某個時空機緣當口爆發驚人的力量。
“有時候你不可預知一件事情的因和果,事事因果只有在回首時顯現”喬布斯說。
馬云:從大學開始在西湖練太極
曾有人在阿里內網爆料:馬總有今天的成就,究其原因雖有一萬零一種說法,但都是表面的,真正原因只有兩個:在西湖邊學了十幾年英語,練了近十年太極……
馬云學習太極,可不是成功商人的附庸高雅之法,這個 愛 好是從大學就開始了,馬云說自己在杭州拜過很多師傅,但真正讓他發自內心尊重的是,杭州西湖邊教太極的馮素貞,馮太。
這么多年來,拳依舊沒有進步,但從太極拳里感悟了一些人生…
馬云后來經過多年的鉆研和琢磨,把太極運用到了阿里的管理中:
我自己從太極里感受到了不少東西,特別是在企業管理上。在太極里,我最欣賞的是定、隨、舍三個字。
定:即看清自己,看清楚未來、看清楚將來的趨勢時,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要鎮定面對;
隨:在我看來是一種實力,只有自己有實力的時候,才能懂得怎么去靠別人,怎么去跟隨別人;
舍:能讓人看清自己,只有明白什么東西你一定不要,才能明白你要什么,也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要放棄什么。
張震:演每一個角色都是在修心
他是所有文藝青年心目中的男神,也是一個愿意下笨功夫的男演員。別人拍一部戲,開機關機咔咔就完了,他可不,演那個人物就要學會一項技能,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關于張震的勵志傳說。
雖然張震本人回應,被稱“學霸”難免夸張。而張震的專注與投入,的確無愧于演員之職。悟性之高,投入之苦,常被各大導演稱道。
“練功其實是反復地審視自己,到后面會發現,其實你練的是心。”
在張震的辭典中,演戲即是修心,看似每一部戲都做遠遠超過導演要求的功課,做了許多低收益值、長半衰的事情,但最遠的路又何嘗不是最近的路呢?
陳道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戲霸
馮小剛說:“陳道明是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里低頭的男人”。
他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他飽讀詩書,季羨林贊他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與錢鐘書是忘年之交;才華橫溢, 愛 好廣泛,探戈,高爾夫、書法、彈琴、畫畫。
而且每一個都還不是隨便玩玩,打高爾夫打成了業余組冠 軍 。
在眾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陳道明彈琴,郎 朗 曾爆料說陳道明的鋼琴是演員里最好的。
陳道明有句名言:不做無為之事,何以遣有生之年?
他眼中的無為之事,指的就是這些低收益值的事,但是長期看絕對是職業和人生有幫助的,他曾經為一個年輕演員的新書做過序,對年輕人有這樣一句囑咐,說:韶華易逝,剎那芳華,皮相給你的充其量是數年的光鮮,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 能源 源不斷給你帶來優雅和安靜的力量。
以上四位大佬在各自領域里無疑都是非常出色的,很大的共同之處就是都會做一些收益短但對人生有積累的事。
的確讀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還是有點迷惑,仍舊不知道該干什么,以及到底干什么才能成功,但最起碼你已經告訴自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你可以不干什么了。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余下的時間,不管你做了什么,都會為你增添力量,積累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