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的習俗
大年初七習俗:吃餃子
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腦。
大年初七習俗:頂八卦
在北方還流行一種活動:讓小孩頭頂八卦,測試能堅持多久,以訓練其耐心,期盼吉祥。這也是一種祈求人丁興旺的吉祥物。
大年初七習俗:土地廟送燈
人日還叫“人齊日”,民間有上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將一盞油燈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幾口人就點上幾個燈捻兒,此時無子的人家要去偷燈,認為這樣可以求到兒子。
大年初七習俗:吃面條
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大年初七習俗:戴人勝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于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發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過去在“人日”這天,中國一些地方有“麻稈點天燈”、“用豆熬粥治頭疼”、“婦女遛彎祛百病”、“登高賦詩”等習俗。
大年初七習俗:撈魚生
這一天,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升。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并講究面條越長越好,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大年初七禁忌有什么禁忌呢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大年初七禁忌: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里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財”。
大年初七禁忌: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盡量在正月里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大年初七禁忌:吵架、罵人
正月里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里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大年初七禁忌:請醫生
舊時,正月里忌請醫生看病,認為此兆一年到頭都要生病。
大年初七禁忌:遷居、糊窗槅
正月忌遷居、忌糊窗槅,否則以為不吉利。
大年初七禁忌:更換、洗滌衣被
舊說正月更換、洗滌衣被,不吉。
大年初七打掃的禁忌
1、過年購置新家具不適宜為三角形,菱形或不方不圓奇怪形狀。中華文明喜方方正正,圓圓滿滿。
2、家庭喜擺迎春花卉有講究。如桃花、梅花,可擺放在大門旁表示報春迎春;選擇茶花,君子蘭可擺放在房間使家庭和睦相處;富貴竹、發財樹等則可擺放到客廳象征文明富貴人家。
3、春節期間不宜大興土木,進行大動大拆室內裝修,盡量避免鉆墻、動土,避免位置流動遇兇煞致不吉。如果要家裝,一定要在節前一個星期把房子整理好。
4、房間床位不宜大調整。主人房比喻妻星位,過年換位不吉利。廚房、衛生間等則可以換舊改新。
5、大門不宜換除。大門在風水學里面有重要的作用,掌管納氣的好壞。如果在大掃除中,大門正值五黃、二黑病等這些兇星飛臨,剛巧動了或換了,則為大忌,或引起一系列兇事。因此大門可清潔,不可換。
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祭灶。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