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7日,鳥巢上演的“好聲音”總決賽中,民謠歌手張磊一舉奪冠。時隔一年,另一位民謠歌手蔣敦豪用一把吉他、安靜的歌聲和簡單的曲調再次成功將《中國新歌聲》的冠軍收入囊中。
“新歌聲”賽季全程,蔣敦豪一直沒什么爆點,正如他擅長的民謠,不溫不火。相比之下,觀眾更熟悉的是他唱的歌:盲選首次登臺,蔣敦豪演的是李志的《天空之城》,被汪峰評價:“你要比李志唱得更加的優美。”
節目播出后,這首歌曲在網絡上大受歡迎,民謠再一次變得炙手可熱;導師對戰,一首原本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的《離開北京》,又被蔣敦豪唱火。采訪中他提到,為了唱出“離開”的味道,他專挑高峰期擠上地鐵,去天安門廣場看熙熙攘攘的人群。
決賽之夜,首輪與導師合唱《滿》,他的表現其實并不出眾,那首歌曲更適合汪峰和徐歌陽的張揚,“溫婉”的蔣敦豪刷不出存在感。為他鎖定勝局的是,個人賽階段的《河流》,一把吉他、溫暖的民謠,這才是那個征服大眾的蔣敦豪。至于冠亞軍爭奪階段,他的《窗臺》與向洋《城里的月光》,更像是內心情感與演繹方法的對決,讓一首歌打動人心,有時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改編元素。
蔣敦豪的奪冠其實延續了今年“新歌聲”的音樂感受――選手在演唱與選曲上,更注重內秀的一面,而不是霸氣外露的彪悍。在“新歌聲”還叫“好聲音”的年代,這個節目最大的爭議就是貢獻了太多的大嗓門歌手,每季都會誕生一兩位“女汪峰”,聽得觀眾耳膜起繭,分不清彼此差別。這也許也是昨晚徐歌陽、楊美娜無法走到最后的原因之一。
當飆高音、大嗓門、霸氣外露的演繹方式無法喚起觀眾共鳴時,那種講究內心情感表達、需要細膩技巧呈現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臺前。而事實也證明,這樣的歌曲一旦能遇見一位同樣成熟內斂的歌手時,必然會成為俘獲人心的殺手锏。比如《天空之城》之于蔣敦豪,《南山南》之于張磊,而他們的成功也為更多的同類型歌手宋冬野、馬E、李志帶來了更廣闊的觀眾群。從這個角度上講,“好聲音”、“新歌聲”對于獨立音樂人、音樂作品的推廣確實功不可沒。
![](http://img.mshishang.net/pics/2016/1008/140028-2.jpg)
向洋演唱的是《最長的電影》,咬字不清楚的他備受網友吐槽:不愧是杰倫教的啊
向洋(Nathan Hartono),出生于新加坡,華語流行樂男歌手。一個中國人,一個新加坡人最后爭奪冠亞軍,誰輸輸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