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尚網9月19日訊 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男同傳播占8成,這個消息聽起來都會令人背后發涼。2005年,省城高校出現第一例學生“染艾者”,特別是從2012年起,學生“染艾”人數迅速增加,最小的只有16歲……日前,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數據顯示,近5年來,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長率為43.16%,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同性性傳播占超過八成。為何高校學生逐漸成為艾滋病高發區域?大學生如何遠離艾滋病?9月17日,記者請教了相關疾控專家。
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八成源于“好基友”
9月14日,南昌市疾控中心發布通告稱,至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報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報告存活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同時,近年來南昌市青年學生HIV/AIDS病例快速增加,近5年疫情年增長率為43.16%;2011~2015年新發學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83.61%,同性性傳播已成為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
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事實延續開來,男男同性傳播占8成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南昌,在全國范圍,艾滋病在高校男同性戀群體的感染率也在逐年遞增。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2014年,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占青年感染人群總數的16.58%,而2008年為5.77%,增速快于其他年齡段人群。其中,性傳播是主要途徑,據調查,青年學生中通過男男性傳播感染已達81.6%。
專家分析稱,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男同傳播占8成的原因一是大學生性觀念開放、隨意。此外,大學生性安全知識缺乏,不知如何保護自己。大學男生購買性服務的情況有所增加,有的男生在購買性服務過程中,并未采取安全措施。最后就是性教育滯后,很多大學生對于艾滋病了解甚少,這也給衛生、教育等部門敲響警鐘。
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男男性行為更易感染艾滋病
專家稱,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中男男同性戀因為其性伴侶多、性行為特殊等原因,使其在HIV感染者中所占比率較高。男男性行為者在性活動中較少采取保護措施,同時其中部分已戀愛結婚生子,故在疾病的傳播鏈中具有“放大效應”;同時男男性行為特殊的性行為方式比異性性行為更容易造成局部組織破損和出血,導致疾病更易傳播。
高校學生135例艾滋病男男同性傳播占8成這個數據經過對比研究表明,男男無保護性交比男女無保護性交傳播艾滋病的機率大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