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劉宏是一位父親,也是一位晚期癌癥患者。這兩天,他整夜睜著眼,情不自禁地翻看女兒的手機。看到別人發給女兒的微信——《在蘭州一所大學教英語的她,在患癌后就被開除了》,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涌。
女兒劉伶利正是這條微信的主人公,可惜她永遠看不到朋友發來的微信了。8月14號8點多,因為癌癥并發心臟病,在甘肅省人民醫院的病房里,32的她離開了人世。
大學女老師患癌癥 學校冷漠對待
1984年出生的劉伶利一直是家人的驕傲。2012年從蘭州交通大學外語專業碩士畢業,來到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工作,走上了大學的講臺,成了一名別人眼中羨慕的大學教師。
“她爸爸有癌癥,孩子特別懂事,除了上班之外,還給高三學生帶家教補貼家用。”母親劉淑琴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工作兩年后,2014年6月1日,帶完家教回到家,劉伶利突然感覺腰部劇烈疼痛。當晚,父親就帶著她去了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說需要進一步檢查。
“第二天,感覺不怎么疼了,孩子就告訴我要去上班。”劉淑琴說,當時,女兒告訴她,如果不去上班,學校會扣錢,加上當時快期末考試了,害怕耽誤學生復習,就上班去了,直到學生放假后,7月23日才住院接受治療。
劉伶利家人提供的甘肅省人民醫院冷凍切片診斷報告書顯示:當時檢查病理診斷為(雙側卵巢)增生性(交界性)漿液性腫瘤,高級別。
那個暑假,父母帶著劉伶利到北京求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14年10月出具的一份病理報告顯示:劉伶利“左附件區纖維脂肪組織及右側卵巢、輸卵管內仍可見大量高級別漿液性乳頭狀腺癌浸潤”,“乙狀結腸帶結節、直腸窩腫物、大網膜、左側結腸旁溝腫瘤內均可見漿液性乳頭狀腺癌浸潤”。這意味著,劉伶利得了卵巢癌并且已經擴散。
劉淑琴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確認,在北京治療期間,女兒已經向學校請假。
病情診斷確鑿后,隨之而來的是化療、開腹手術、切除卵巢……一家三口輾轉于這家腫瘤醫院的周圍的小旅館。在手術之前,身為獨生子女的她,曾一度想把自己的卵子冷凍保存下來,但是最后因為費用太高而放棄。
2015年1月12日,一家人從北京乘坐火車返回蘭州。劉淑琴告訴記者,女兒在火車上接到了博文學院的電話:“當時學校人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問她能不能來上班,讓她14號去學校,女兒回復說身體不好,要給家人商量一下。”
拿著厚厚一疊病例,帶著北京醫院大夫補開的請假條,1月14日,劉淑琴來到博文學院人事處為女兒請假。“學校以為孩子得的是子宮肌瘤,病例上寫得清清楚楚,學校才知道孩子得了癌癥。”劉淑琴說。
當時,考慮到女兒不能上班,劉淑琴請求這位領導,希望單位能繼續給孩子買醫療保險。
對方沒有應允。劉淑琴當場哭了。人事處處長則告訴她,“不要給我哭,我見這樣的事情挺多的,學校有規章制度,我也沒有辦法。”
生病期間遭學校開除
讓劉淑琴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5天之后,女兒劉伶利的工作境遇就發生了逆轉。
“過了一周,學校讓我女兒去一趟,她正在蘭州治療,就沒去。事后,我女兒給關系好的同事打聽,確認自己被開除了。”劉淑琴說。
家屬給記者提供的一份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關于開除劉伶利等同志的決定》顯示:經2015年1月19日院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該兩位同志(包括劉伶利——記者注)連續曠工已違反蘭博人字(2009)6號文件規定,違反了勞動協議的相關約定。為規范我院用工,決定開除劉伶利同志,解除與該同志的勞動關系。
記者注意到,這份文件由陳玲簽發,陳玲是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院長。
事后,劉伶利在微信中與一位朋友說起:“過了沒幾天打電話讓我去一趟,我說沒時間,然后就把文件寄回來了。”劉淑琴說,當時,女兒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一直在蘭州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