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是鬼節嗎?鬼節是7月14還是15?
根據各地風俗,南方人認為七月十四是鬼節,北方人則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那么到底7月14是鬼節嗎?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很多地方七月十五這一天和每年的清明節有些相似,家人是要去上墳掃墓,祭拜祖先的。
陰歷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歷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小孩七月十四晚上不要外出,有事出去的也都盡量早回,而真正的燒紙祭拜是在七月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為什么七月十四過鬼節?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
相傳南方原并無中元節,是古代漢人南遷傳入的。但為何南方過的中元節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這樣一種傳說是:大約在宋代,北方戰亂,一批漢人倉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把祖宗帶走?按傳統,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陽和中元節祭祀祖先時,祖先們的亡靈才會聚攏回家,能跟著靈牌走。此時離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們已經等不及。
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他們決定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把祖宗的亡靈集中起來,然后帶著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難。后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往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十四過。現在,“七月十四”已經是許多南方漢人和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