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法征求意見稿 坐飛機玩手機罰5萬是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民用航空法律制度,近日,民航局官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修訂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規定,嚴禁在航空器內使用手機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電子設備,吸煙,強占座位、行李架,堵塞、強占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等行為。
民航法于1996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主要圍繞完善民航業發展機制、加強航空安全管理、放松經濟性管制、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通用航空發展、運輸憑證現代化、修改運輸責任制度等方面,對78個法律條文進行了修訂或刪除,新增24條。本次修訂內容中突出強化航空安全的各項制度,尤其是加強了人員資格管理,細化了機長的權力。
例如,在加強安全管理的內容方面,中國民航局指出,現行法對于有些重要的安全管理內容未做規定,本次修訂增加了安全發展的一般原則,主要體現在,明確安全生產各環節的主體責任,明確適航指令的法律地位,完善民航管制單位運行管理制度和機場凈空保護制度等方面。從加強人員資格的管理方面來看,此次修訂參照《東京公約》等條約規定,細化了機長的權力。
根據征求意見稿內容,第四十六條機長飛行中履行職責的法定授權條款——增加了一旦在飛行中遇到“任何破壞民用航空器、擾亂民用航空器內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載人員或者財產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飛行安全的行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機長除有權采取必要的適當措施之外,還可以“要求或者授權其他機組成員給予協助,并可以請求或者授權旅客協助采取上述措施”。
常玩手機的七大危害:
1、生活圈子變窄:手機使得以往的家庭聚會、同學聚會等傳統社交模式變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機的人們就像“活在氣泡里的一代”。“手機和其他多媒體工具像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孤獨感增加:手機為人們打造了一個愜意的心理空間,讓我們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與外界連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獨卻不斷增加。人們覺得自己認識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訊錄里卻找不到一個能談心的人。
3、影響人際關系: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時,不停地擺弄手機,會讓對話產生“延遲”,使對方覺得你缺乏誠意,也更容易引起沖突。
4、喪失注意力:手機等多媒體工具會讓人們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甚至會導致“注意力缺失”。經常處在多任務狀態的人在處理工作時的注意力顯著下降,這大大削減了我們思考的能力,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復雜的層面。
5、導致疲勞:青少年頻繁地使用手機,將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引發感應性疲勞和神經衰弱,特別是對于兒童來說,手機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煙酒一樣嚴重。
6、影響新陳代謝:智能手機的功能異常豐富,原本應該是睡覺的時間,但很多人可能玩興正濃,還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機QQ等網絡活動,打亂了正常的生活規律,導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顯示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手機等會發光的電子產品,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將受到影響,并使睡眠處于淺狀態。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則會影響新陳代謝、情緒、免疫力,導致疾病多發。
7、削減思考的能力:專家介紹,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思維不斷被打斷,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此外,過度關注手機還會讓人處于應激狀態。外間的一切變化,隨時可以接收得到,讓人難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時間里,也與手機形影相伴,讓自己的行蹤時刻掌握在每一個想與你聯絡的人手里。其實這樣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