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擔不起空調和電費
作坊小老板馱冰戰高溫
有人從他身上看到生活不易,有人擔心他這樣做有礙健康
這是一個來自重慶的外鄉人在桐鄉站穩腳跟的故事。你只見他打拼幾年,36歲已是小老板,租下四層樓,開著15萬的車,底下還有幾個員工,可背后一張圖卻無聲地訴盡辛苦:酷暑天,小伙赤膊馱冰在整燙羊毛衫。
因為這張圖,小伙冉光華就像這天氣一樣,火了。
烈日炎炎,50℃的整燙作坊,熨斗噴出的蒸汽有100多度,冉光華站在整燙臺邊,從早上7點干到晚上11點。即使已有三頂吊扇、兩把鼓風扇同時運作,還是熱、熱、熱,冉光華只能馱冰降溫。
冉光華為什么火了?因為有人覺得他的降溫方式太“粗暴”,擔心會影響他的健康;還有人看到了千千萬萬在異鄉打拼的青年,為生活苦苦奮斗的影子。
整燙車間像個蒸籠
小伙馱冰戰高溫
昨天下午2點多,桐鄉市區環西小區,外頭已是酷暑難耐,進入冉光華的整燙作坊內,更是一股熱浪襲來。
工作臺上堆滿了要加工的羊毛衫,四個男人光著膀子站在整燙臺邊,低著頭、哈著腰,麻利地將衣服一件件熨燙平整。
其中一個男子貼身背著一塊10多斤重的冰塊,融化的冰水順著腰椎淌下來,滲透了他褲子。
馱冰男子就是冉光華,既是這個小作坊的老板,也是賣力干活的熨燙工。
熨燙間在底樓,有50多個平方,沿著墻壁排布著整燙臺,幾臺熨斗同時作業。
房間內像個蒸籠,錢報記者才站了一會兒,就熱汗直冒、衣服濕透。
“受不了吧,天最熱時,我們室溫有45度~50℃,熨斗釋放的蒸汽有100多度,在里面又散不出去,都堆積起來。” 冉光華笑笑,“背著冰塊就舒服多了,不然整個人都在冒汗。”
事實上,狹小擁擠的車間,已有三頂吊扇和兩把鼓風扇同時作業,冉光華又買了冰塊放在室內,可工人們汗流浹背,還是像河里撈起來一樣。
“如果能裝上一臺大功率空調,大家干起活來就舒服很多。” 冉光華有點不好意思,他去商店看了下,5P的立柜空調要8000多元,一整天下來電費也吃不消,“只能辛苦干活的兄弟們了。”
一個多月的熨燙瘦了16斤
朋友隨手拍的照片火了
冉光華沒想到自己會在朋友圈火了。
“今年持續高溫下作業,流不完的汗。” 冉光華說,他也是受不了,才試試馱冰降溫。
為了能背起這10多斤的大冰塊,他還找人特地制作了一條背帶,哪知第一次背上,就被老顧客鐘女士看到了,她覺得稀奇,順手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出乎意料被大量轉發。
這個36歲的男人,老家在重慶市石柱縣,不到20歲出門打工,在義烏、臺州都工作過,2003年去廣東,開過網吧、烤魚店,創業都失敗了,只好老老實實到工廠學會了服裝整燙技術。
聽說桐鄉工資比廣東高,2010年他和老婆一起來桐鄉。2012年9月,和兩個朋友共同出資2萬元盤下了桐鄉環西小區一個羊毛衫整燙作坊,開始了承接羊毛衫整燙業務。
剛開始沒業務,大家也都不愿意出去跑。看天天虧本,合伙人先后退出。冉光華印了名片,一家家工廠、作坊找業務,“大都被趕出來了,有的磨破嘴皮,才有小單子。”
即使是一兩千件的小單子,冉光華也很重視。為了按時完工,夫妻倆好多次加工到凌晨,送完貨就天亮了。
如今,濮院和屠甸的一些知名羊毛衫廠家和冉光華建立了長期定單業務,一些“市場貨”也找上門來讓他整燙,小作坊如今年均整燙羊毛衫15萬件。除去幾個員工的開支,夫妻倆一年也能掙到10來萬元。
每年6月,毛衫加工進入旺季。7月~9月一直都是冉光華作坊最忙的時候,老板們急著要貨,大家只能加班加點。
拍照的鐘女士,就是他的老客戶之一:“我把他捧火了啊。”
“他們小夫妻能吃苦,這些年合作下來,我們看在眼里。” 鐘女士邊拿貨邊感嘆,“不容易。”
高溫下高強度工作,從6月份到現在,冉光華足足瘦了16斤,一起干活的“小胖”也瘦了10多斤。
網友感嘆生活不易
但覺得這樣降溫對身體不好
自從冉光華馱冰塊戰高溫的照片在網上熱傳后,不少網友都感嘆“生活不易”,但也提醒冉光華不能用這方法降溫,寒氣入侵身體,得不償失。
比如網友“徐兔兔王兔兔”就希望記者跟冉光華帶個話,把冰背在身上,年齡大了會得風濕,如果要降溫,至少要在身體和冰塊之間隔塊東西。
昨天,記者也把網友的關心帶給了冉光華。
“我不是每天都背,最熱的時候才背一小會兒,一共也就背了五六次。”冉光華說,他也知道冰塊直接接觸身體時間久了會有害健康,所以他特地做了很厚實的背帶,“把冰塊和背脊隔開的,大家放心。”
冉光華說,這么多人關心自己,他決定氣溫再降點,就不這么干了,“畢竟身體是第一位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