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一身白衣的朱雨晴嬌俏可人,銀色的指甲油配上銀色的戒指,恰當好處的點輟顯示出青春少女愛美之心,完全刷新了人們對女學霸形象的認知。
5月31日,在美國Middlesex school這所頂尖高中的畢業典禮上,朱雨晴成為四名最高榮譽畢業生之一,這位深圳女生已收到10多份大學錄取通知書,近日還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這位嬌俏可人的深圳女“學霸”求學經歷很特別,在國外讀幼兒園和小學,在北京讀私立學校,在深圳讀國際學校和公辦初中,在美國就讀一流高中。這樣與眾不同的多樣化求學經歷,她究竟是如何考上國際一流頂尖大學的呢?
少年很孤獨
4歲時,朱雨晴一家來到新西蘭。“當時她一點英文也不會,在幼兒園蠻孤獨的。”媽媽劉女士說,她在圖書館借了30多本書給女兒看,就是不停地看書,而且當時國外很注重分層閱讀。
實際上,朱雨晴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人,當時班上有20多名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劉女士就看著女兒隔一段時間換一個組,“老師會注意觀察學生變化,通過這樣不停的換組,朱雨晴就進入了級別較高的組。”
在朱雨晴8歲回國之前,她的中文和數學都是母親來輔導學習。在國外那些年,朱雨晴學到的更多是規則,還有堅持和毅力。
8歲,朱雨晴隨父母回國,在北京一家有名的私立寄宿雙語學校就讀小學三年級。一回國就寄宿。
有一次期中考試后開家長會,老師告訴劉女士,朱雨晴學習能力強,得了年級第一名,語數外全是100分。“除了老師教會的學習方法,在家長的引導下,朱雨晴也養成了很強的自學能力。那些年的成長讓孩子也養成了好的性格,有上進心、懂自律,這時候就不是家長推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自己總想要自己學的更好,比如作業趕緊做完后就看自己的書。”朱雨晴一家也有自律的傳統,她的外婆是女強人,父親和爺爺也很自律。
中學很好勝
如果說8歲以前,家長是學習的主導者,那8歲后,家長就是學習的幫助者。
在北京讀了幾年后,2009年,朱雨晴又回到深圳就讀一家國際學校。當時,在父母看來,朱雨晴的這一年學的有點散漫,上進心也沒那么強,決定還是把她送入公辦初中學習。2010年,朱雨晴進入深圳高級中學讀初中。
2010年,進入初一沒多久,朱雨晴就考入了數學小組。讓劉女士得意的是,第一學期開家長會,數學老師對她說,“第一天就注意到朱雨晴,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眼睛時刻散發著渴求知識的光芒,這光芒肯定能敲開全世界大學的校門。”劉女士當時聽了好激動。當時年級有600多人,朱雨晴最好的成績是前十名,一般也在前二十名之內。
一直以來,英語和數學是朱雨晴的強項。 “由于初中動不動考試、排名,朱雨晴好勝,上進心就回來了,學習的知識也很多,公辦初中的學習經歷讓她變得更嚴謹。”劉女士說,這些年,朱雨晴換了各式學校讀書,每一段經歷都留下了成長烙印,這樣讓她奠定了很好的數理化基礎。
“學習習慣很重要,剛開始家長會陪著學習,但父母不能安排一切,學習的事情,還是要孩子自己安排。”劉女士說,在國外,如果不能安排自己的事情,課程是很難完成的,什么都是父母安排也走不長遠。朱雨晴比較好強,性格比較追求完美,學習壓力大的時候,家長就會幫助她減壓。
高中很強大
在劉女士看來,朱雨晴成長最重要的是會自我內省,對未來有期望有規劃,也有約束。這使得她有興趣去學,愿意去學,知識就很容易吸收了。
在深圳讀完初中后,朱雨晴的父母決定讓她去美國讀高中。當時朱雨晴各種背單詞,幾次三番說背的都想吐了,但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比較能吃苦。劉女士對報考美國高中做了一番研究,圍繞波士頓東北部的高中進行研究,選擇了10多所學校進行面試。最后,被美國寄宿高中Middlesex school錄取,這也是美國一流的高中。
在美國學習,其實人文學科非常重要,教育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這對孩子有非常高的提高,要經受包括辯論、演講、作文等各種訓練,培養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沒有誰對誰錯,比如學習歷史,國內更多是背,掌握答案;在美國學歷史,會更注重學生的看法,要求觀點清楚,有理有據。在美國讀高中,還很注重體育鍛煉,強調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等。
“在美國讀高中對她影響很大,慢慢變得平和、理智,考慮事情成熟,見識更廣。”劉女士認為,朱雨晴在美國的高中教育學到很多,當時她申請大學收到10多份錄取通知書,后來她還是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每年招生人數不多,去年才招收5人,多數是國際奧數精英。
美國強調通識教育,要求文理相通。在劉女士看來,朱雨晴學習過程中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一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二是堅持,三是自控力比較好。
對話女學霸
▲朱雨晴與高中同學。
這樣從國外到國內,從私立到公立,不同國家不同類型學校的轉變,對你成長有何影響?
朱雨晴:以前我并沒有覺得成長的環境經常變動對我有什么特別的影響,但現在我發現這使我十分容易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不僅僅是上學,哪怕是去不同國家和地區旅游我都不畏懼。我不會去怕認識新的人,我結交了很多朋友,然而有時候因為變動多,朋友經常來來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好像剛和一個人聊得特別來我或者他就要離開了。可是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現在的社交網絡很發達所以還是可以和很多不同地方認識的人保持聯系。
8歲以前,在國外的教育,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教育,你認為最關鍵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朱雨晴:新西蘭幾乎“放羊”式的教育其實對我兒時的成長有很大影響。那里的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新西蘭學校活動非常多,但是老師無論你做什么都十分鼓勵你。做一件事,不管打雷還是下雨,老師都會陪我們一起淋雨并且一直鼓勵我們堅持下去。
在美國讀高中,你學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與國內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朱雨晴:可能我在的麻州是一個比較自由主義的州,我變得能接受很多人與事。我所在的寄宿學校非常注重人多方面的成長,不止是學習,體育、課外活動,學校都十分注重,這是和中國學校很大的一個不同。我們和老師關系都很近,因為老師們除了是學術上的老師還會和你住同一個宿舍,或者是你的教練,也經常會帶學生去吃飯什么的。你會交到很多”大朋友“。
拿到麻省理工學院錄取通知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朱雨晴:我覺得申請每一所頂尖學府我心情都是一樣的,覺得就是一場賭注。因為優秀的人實在太多,有時候也要靠運氣。我記得我拿到通知書的時候,我正和兩個朋友在星巴克,我隨手刷新一下email然后就收到了信。當時也挺激動的,立馬就給好多朋友發短信,還打長途電話把爸媽從睡夢中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