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66°34′以北,2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地理意義上的北極。央視財經頻道推出的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突破以往國內外有關北極紀錄片偏重自然主題或以行程記錄為主題的操作方式,突出“大北極”概念,打通地理、生態、人文與心靈的界限,給中國公眾呈現了神秘北極的全貌。今日收官之作《守望北方》正在央視熱播。
全景呈現神秘北極 專家學者保駕護航
《北極,北極!》用一路向北、極北人家、危險溫度、冰封寶藏、航道破冰、對話之地、天下留白、守望北方8集的篇幅,全方位的展示了人類對北極的發現歷程、原住民現狀、氣候生態之變、資源礦藏之爭、新航道出現、北極治理合作、北極文化,以及人類應如何與北極相處。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北極,北極!》紀錄片創作團隊深入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足跡遠至斯瓦爾巴群島、格陵蘭島,乃至北極點。廣泛采訪大批國內外政要、企業家,追蹤拍攝了極地探險界的傳奇人物,大批常年堅守在北極地區的中外科學家,并實地記錄了北極圈內普通民眾真實生活狀態,讓觀眾通過具體的人物命運,感知到一個立體和具象的北極。《北極,北極!》保持了紀錄片的嚴謹與深度,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以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一大批知名極地學者擔任了本片各分集的專家顧問,為本片保駕護航。
收官之作《守望北方》 探尋呵護夢中遠方
正在播出的《北極,北極!》今日將迎來收官之作《守望北方》。通過人類北方情節的指引,不僅是原住民,包括遷居者和科學家也都在這片土地上呵護著人類共同的家園。北極對于地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在增大,已經遠遠超過了北緯66度34分緯線圈劃過的國家。中國經過多年的科考和研究,也已經在極地事業上有了自己的發言權。1995年,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首次遠征北極,位夢華率領25人的隊伍,最終到達北極點,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北極點。2002年7月,中國科學院推動的北極科考站在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城成立。 這是藍色地球的屋頂,幾千年來人類追逐的夢想。
這是一個遙遠的存在,卻正在改變世界的面貌。
冰川融為海水,海水縮小了土地,北極熊找不到浮冰;
島嶼不再相連,能量鼓破了地表,航船駛上了古舊的北方海圖。
安靜的世界變得喧鬧——急速變暖的白色海洋,它釋放了危機,也帶來了希望。
呼吸著寒冷的人們,用智慧獲得了生存的機會,用情懷守望這永恒的北方。
感知著自然的信息,仰望北極,人類尋找著自己未來的方向。
——紀錄片《北極,北極!》收官之作《守望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