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宵節的臨近,元宵、湯圓作為“欽定”美食,迎來最后一周的市場大戰。阿里指數統計,在2月7日至2月14日,“元宵批發”和“速凍湯圓”分別位列速凍中式米面包點類下搜索趨勢上升榜的第一位、第三位,搜索熱度分別上升了120%和100%。
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盡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由于元宵和湯圓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采用芝麻、白糖等做餡料,因此容易讓人混淆,但它們在制作工藝上還是有很大區別!
北方“滾”元宵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湯圓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后,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然后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復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藝不同,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湯會比較濃,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郁。
南方“包”湯圓
湯圓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根據淘寶指數顯示的消費偏好數據,湯圓深受廣東、上海和浙江為代表的南方消費者喜愛,而元宵則受到吉林、河北和北京為代表的北方食客的追捧。雖然南北有別,工藝不同,但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都寓意“團圓美滿”。
淘寶指數顯示,在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2月14日,最喜好湯圓的前三個省市依次是廣東、上海和浙江;而最喜好元宵的前三個省市則是吉林、河北和北京。口味方面,最喜歡黑芝麻湯圓的是上海人,廣東人則最喜歡水果湯圓。
南北食客對于湯圓和元宵的不同偏好來自于食俗差異,盡管兩者外表看起來很像,且寓意皆是“團圓美滿”,做法卻大有不同。
通常來說,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要把餡料拌好后切成小方塊,放入盛滿糯米粉的簸箕里搖,邊搖邊灑水,直至成型。
湯圓是“包”出來的,把糯米加水和團、餳面,像包餃子一樣加入餡料,揉成圓球,口感更細膩。
思念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速凍企業早在春節前就開始了元宵市場的布局,今年元宵節,思念食品重點推出了520g及320g的湯圓節日促銷裝,以滿足家庭及團購需求,每個口味包裝還附送湯勺。
而北京稻香村傳統石磨元宵早在去年12月初就開搖上市,供應持續到元宵節。北京稻香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因元宵保質期短,為保證質量及口感,元宵“當日生產當日售賣”,每天限量生產20萬斤。
根據阿里指數,近30天內,阿里速凍中式米面包點類的熱門品牌為安井、三全、思念等,其中三全湯圓、思念湯圓、灣仔碼頭湯圓占據了該品類下“新詞榜”搜索指數的前三名。
水果餡元宵也成為新寵。“今年水果餡的元宵賣得好,”北京護國寺小吃起源店李經理介紹,今年水果餡元宵的日銷量差不多是往年的一倍,甚至有超過傳統五仁、黑芝麻餡的勢頭。“草莓、橘子、菠蘿餡的元宵賣得最快,早上剛搖100多斤的元宵,一上午就賣光了。”
當然,黑芝麻、山楂、五仁、豆沙等傳統口味仍是市場的主流。像以傳統石磨湯圓聞名的鴻賓樓推出有桂花、黑芝麻等口味的清真石磨湯圓,而烤肉宛的“盒裝清真元宵”和“盒裝清真湯圓”,包括了傳統黑芝麻、山楂、豆沙等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