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既然壯年守寡,現在又把持朝政,肯定就不會獨守空闈。雖然做為太后她不可能正式下嫁于人,于是她就有了許多的情人。
其實說起來,宣太后見于史籍的第一位情人來頭不小,而且宣太后與之情好,也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
此人就是秦國外境戎狄——匈奴之義渠王。當初惠文王在世時,義渠是歸附服從了秦國的,但是秦昭王繼位,年幼無知,前來朝賀的義渠王年輕力壯,性情桀驁不馴,對新秦王心生蔑視,分分鐘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在這樣的情形下,宣太后以一國太后身份向義渠王暗通款曲,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自然戾氣大減,叛亂的心思也就少了。
戎狄所處位置,在秦國的長城外,乃是秦國舉足輕重的大后方。正因為宣太后犧牲色相,籠絡住了義渠王長達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國能夠毫無后顧之憂,騰出手來增強國勢,并且在諸侯國間征戰不休,屢有斬獲。
三十年后,秦國已隱然成為諸侯國間的老大,國勢大強,已經不用畏懼戎狄的威脅了。于是宣太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將情夫誘到甘泉宮去“度假”,然后就在溫柔鄉中突然發難,將義渠王殺掉,并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將甘肅寧夏一帶原屬義渠王的領地全部收入囊中。——從此,秦國不再有西部邊陲的后顧之憂,進而為宣太后的玄孫贏政能夠放手一搏,成為始皇帝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太史公司馬遷說,宣太后在與義渠王來往的三十年中,還為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后來如何卻不見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為首的秦國殺死了的話,一定會見于史籍,以此進一步證明“秦乃虎狼之國”。而竟不見記載,可能這兩個孩子早在父母來往的三十年間就已經夭折了,鑒于當時的醫療生活條件,這個可能性更大——而兒子死了,當然也是進一步促使宣太后對情夫痛下殺手的因素之一。
為什么說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兒子(假如真有過的話)早死,是促使宣太后最終向義渠王下手的?
我只是覺得,假如宣太后不想生孩子的話,完全可以不用孕滿生產,而她居然生了,她的本意,猜想就要利用秦太后與義渠王之子,繼承戎狄的王位,從而免除秦國的隱患,兵不血刃就將戎狄收歸秦有的。
而兩個兒子居然都沒能養成,自己也不可能再生育,以血緣懷柔的政策失敗,她才終于向義渠王下了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