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秋高氣爽的季節游走于歐美的城市之間,你會途經許多與中國的大同小異的景色,比如一望無際的田野,比如錯落農舍和一臺臺收割機。隨著中國旅游人口的劇增和出境游的愈加深入,西方國家除了在中國人的眼中留下的或洋氣、或現代化、或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文化印象,一些似曾相識的部分漸漸展現。從忙于收割的農田到高樓林立的城市,這份似曾相識只源于糧食對全人類的重要性。因此如中國人的慶祝“秋收”一般的節慶同樣可以在全世界找到,包括英國。
秋收對于農耕文明的重要性相信中國人都不難理解,其實在英國也有相似的節慶,其名曰“Harvest Festival”,即“收獲節”。該節慶由來已久,更隨著英國殖民者傳入美洲大陸成為了更耳熟能詳的“感恩節”,均是為了感恩與感謝豐收。在中國傳統中,人民舉行祭祀感恩豐收;而在英國,農民們會用新鮮收割的麥子做成面包送去當地教堂作圣餐面包。雖然圣餐面包是用在圣餐時使用,并非收獲節的傳統食物,但是將最好的、剛剛新鮮收割的農作物做成的面包獻給上帝,卻是農民為了感恩上帝而在豐收時一定會做的事情。
既然節慶相似,英國當然也有傳統的慶祝活動與飲食。
市集聚會
許多少數民族會單獨慶祝秋收結束,或者是在中秋節一同慶祝。人們會與家人齊聚賞月,參加燈會、點燈、猜燈謎,品嘗秋天的美食。雖然現代生活中燈會已經漸漸稀少,但中秋依舊是一個全社會共同慶祝的大節日。與之相類似的,英國人則會一起舉辦派對慶祝收割的結束。英國歷史中,這樣的活動多以各區教堂為中心來開展,民眾也會自己聚會活動。例如擁有田地的農場主會邀請他的工人們在莊園里舉辦派對。
Hillersdon 莊園位于英國的德文郡,這樣一座擁有200英畝樹林與良田的百年莊園里,主人除了把它當做自己的夏宮用于度假避暑之用,自然也會在豐收的時節舉辦派對來慶祝。這是否讓人聯想起唐頓莊園在圣誕的時候邀請“樓下”的仆人們“上樓”來參加派對呢?不過收獲節派對范圍更廣,莊園甚至將周圍農場的農民們都邀請到一起。而且現代生活不似歷史上等級森嚴、涇渭分明,收獲節更被視作傳承歷史和聚會派對的契機。對應英國的時令節氣,Hillersdon的住客們可以參與到不同的英國傳統中去,體驗英式貴族的莊園生活。
傳統食物
節日的聚會中,傳統食物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國的收獲節上,應該就數葛縷子蛋糕( caraway seed cake)了。葛縷子蛋糕起源于1591年,顧名思義是由葛縷子混合面粉制成。正宗的英式下午茶中所包含的香料蛋糕,也是葛縷子和肉桂混合制成的。正如中國中秋節的月餅,葛縷子蛋糕當仁不讓地成為傳統食物。
來年的期盼
在英國,人們還會將最后收割的一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擺放在餐桌的顯眼處,直到來年的春天,預示著好收成將延續下去。聽上去是不是頗似中國人的“年年有余”呢?無論中國還是英國,只要是農民,最大的愿望不外乎收成能夠年年滿缽滿谷,因此才有了這相同的期盼和相似的寓意。
對人的意喻
現代中國社會中,中秋節人月兩圓的含義更為人們傳承,畢竟慶祝豐收已經脫離了相當部分人的現實生活。在英國,人們也同樣從收獲節找到了衍生的期盼與祝愿。在學校或教堂里,倡導人們拿出各自家里的食物分給更需要的人或是農作物種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以此表達希望“豐收”傳播出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