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執導的《太平輪·彼岸》“悄悄”上映,雖然口碑比上一部有所提高,但在市場上仍遭遇滑鐵盧。據報道,雖然有強大的一線明星陣容,在上映期間亦有不少影迷甚至電影業“大佬”都在為吳宇森賣力宣傳,但電影首周票房僅2990萬元,遠低于同期被觀眾瘋狂吐槽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9300萬元)。有觀眾表示,《太平輪·彼岸》雖談不上完美,但仍是用心之作,票房失利可能是受上一部影片影響。此外,題材過于沉重也是不討好的原因之一。
又一個大導演的大片失利,這一次是吳宇森。《太平輪》上映6天僅獲得約1.14億票房,張一白執導的青春片《匆匆那年》首映2天便超過了這一數字。
雖然明星很多,這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尖叫。好多人抱怨,半集完了都沒登船,分成上下集也是一個吐槽點。這是傳統電影導演的一個問題,缺乏產品經理思維。比如,為什么拍成上下集,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為了更好看,而是為了收回成本。
===吳宇森的分割線:
擁有國際大導演、大明星和過億元投入的《太平輪》在上映幾天內表現平平。觀眾為什么不買賬?原因可能有這些。
豆瓣上這部電影的打分一直在下降,昨天還有 5.5 分,今天降到了 5.4 分。演員的表演、劇情的設置都是大家最集中的吐糟點,“有錢就是任性,半集完了都沒登船。”一名豆瓣網友這么評論道。
電影的評分更直接影響了票房,《太平輪》(上)首日排片率達到了 34.61%,但平均上座人數只有場均 16 人。
隨后兩天的情況更糟糕,在排片只下降了 0.45% 的情況下,周三的票房卻大跌 33% ,從 2420 萬跌至 1630 萬元,這進一步導致了院線信心不足,給予這部電影的場次在周四下降為 33.11% ,并創造了 1450 萬的票房新低。而在今天《匆匆那年》上映后,《太平輪》(上)的排片量一下子降到了 24.55%。
如果不是因為 3D 的高票價,《太平輪》(上)的表現還會更加糟糕。我們自然也產生了一個疑問:這部由大導演吳宇森指導,由小馬奔騰、樂視影業、華誼等多家國內一線電影公司參與,云集了黃曉明、金城武、章子怡、佟大為、宋慧喬、長澤雅美等大牌明星,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為什么最后會淪落地這般境地?
對于一個籌備期超過 6 年,投資幾億元的電影項目來說,任何一個環節的錯誤都可能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我們列了一些大家關心的關于《太平輪》(上)的疑問,從這些答案中可以尋找到這個項目暫時失利的蛛絲馬跡。
為什么要分成上下兩集
大概有很多人都想搖著吳宇森的肩膀問這個問題吧。這也是大家吐糟最多的地方:一部叫《太平輪》的地方,船去哪兒了?
參與這個項目的知情人士告訴《好奇心日報》,這個項目原本并未打算分成上下集,“很多主要演員都是后來才知道要這么分的”。片方這么做也實屬無奈,這個籌備了5 年,拍攝了 9 個月的項目出現了超期和超支現象,片方對外宣稱的總預算達到了 4 億人民幣,而根據《太平輪》的維基百科顯示,項目的總預算為 4860 萬美元(3 億人民幣)。
在國內現行的票房分賬體系中,片方每投入一塊錢,需要產出三塊錢的票房才可以回本。即使是按照 3 億人民幣計算,《太平輪》也至少需要達到 9 億票房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如果片方想要賺錢的話,起跑線就是 10 億了。
讓我們猜一下,片方在評估了電影之后認為票房回收壓力過大,所以就決定拆成上下兩部“賣兩次”,不過即便如此,以登船前后作為上下部的分割點也是有待商榷的決定,這會導致看第一部的觀眾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這也是許多人真實的想法,或許壓縮一些故事背景,加入半小時登船后的劇情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為什么有這么多明星
《太平輪》是最近幾年主演陣容最強大的一部電影,三對戀人,六名主演都是一線明星。吳宇森第一次向外界透露自己將執導《太平輪》時,確定的主演只有張震和宋慧喬,包括黃曉明、章子怡、佟大為、長澤雅美等都是隨后再逐一加盟的。
這里有一個背景是,原來電影的投資結構是“小馬奔騰占 50%,華策影視占 40%,中影集團占 10%”,但隨后華策影視退出的項目,小馬奔騰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錢去補缺。項目的回收壓力變大,找更多有票房號召力的一線明星變成了必要的選擇。
多位一線明星確實幫助電影更好的進行海外市場的銷售。根據小馬奔騰影業海外部負責人黃國賢提供的數據,《太平輪》在海外的預售金額已超過 1000 萬美元。
不過這么多一線明星也給影片帶來了一些問題,片酬的增加是一方面,更大的問題在于當電影被分成上下兩部分之后,原本兩個小時的故事被拉長為了四個小時,為了突出這些明星的戲份,那些原本應該作為三段愛情故事背景出現的場景——比如某某大戰,反而變成了故事的主線,為數不多的幾場愛情戲反而成了點綴。
為了更高的票房目標,找來了更多的大明星加盟;但更多大明星的加盟又反過了變成了《太平輪》敘事上的負擔,尤其是分成了上下兩部之后。
為什么是吳宇森
在 2008 年 5 月的戛納電影節上,吳宇森第一次向外界宣布自己將指導一部名叫《 1949 》的電影,這就是后來的《太平輪》,那時候確定的主演有張震和宋慧喬。
隨后,這個項目就進入了漫長的籌備期,值到 2013 年 7 月才開機。在長達 5 年的籌備期中,有過兩次明顯的中斷。與第一次因版權問題中斷相比,第二次的中斷對項目的影響更大。
2011 年 4 月,《太平輪》項目在解決版權問題后重啟,但沒過幾個月,當時 65 歲的吳宇森被檢查出了淋巴癌——幾乎在每個最近的采訪中,都提到了這件事。但很少被提及的是,吳宇森從患病到停止工作到進行化療、恢復再到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只花了一年時間。在拍攝過程中,他需要每天需要吃好幾種藥來保持血壓穩定,拍攝期長達 9 個月,對于任何一個大病初愈的 68 歲老人來說,都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平輪》成為吳宇森一個“不得不做”的項目,他也的確已經盡了自己的力。